信息索引号 00250068-2/2020-2223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小河街道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0-08-06 发布日期 2020-08-06
附件
运河,左岸。|卖锅者说

发布日期: 2020-08-06 10:15:11 点击率:

运河,左岸。

20世纪40年代,存在主义亚文化在塞纳河左岸找到落脚点。

他,佝偻着背,嘴唇像鲶鱼一样下翻,双眼望向不同的方向。

她,喜欢透过内双的眼睛观察世界,观察眼前的他。

他们最中意的花神咖啡馆、双偶咖啡馆和拿破仑酒吧,全都集中在圣日耳曼大道和波拿巴大街之间的拐角。很多年里,他们在这里“上朝”,同很多朋友、同事、艺术家、作家、学生侃侃而谈。

离开咖啡馆后,还有地下爵士乐酒吧可去——在罗里昂黛酒吧,克劳德·陆德的乐队演奏布鲁斯、爵士乐和拉格泰姆调,而塔布俱乐部的明星,则是小号手、小说家鲍里斯·维昂。

据说,并不是所有人能进入罗里昂黛和塔布俱乐部,前提是得有趣——如果他们胳膊下夹着本书的话。

此后十年,在“杏子鸡尾酒”哲学的氤氲下,法国电影界掀起了一股反传统的潮流。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等,因住在塞纳河左岸,故有“左岸派”之称。

一时间,“左岸”成为一个无可取代的形容词,代表自由的人文思想。

2019年,来自北京的文学作家、出版人许知远,在京杭大运河左岸的丽水路,开了一家单向空间书店,说是要比肩塞纳河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

人们惊喜发现,南北贯穿杭州市中心的京杭大运河——在其左岸,已然遍布大大小小的书店、咖啡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园区也浸润其中。

艺术界有个说法:“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也许,“左岸”这件事,也是“子虚乌有”,唯留他与她。

基于此,本栏目将走近“运河左岸”,让形形色色的人和有趣有味的事被发现、被看见。

第三期,2020年8月3日,让我们走进丝联166老式工业车间,听听关于锅的故事——运河左岸,卖锅者说。

三水交汇,赋予了小河无尽的想象和梦想。

丝联166老式工业车间,盘踞着一批满是想法的创业者,胡勇薪是其一。

从“五金之都”永康而来,他向往这里的工业气息和创业氛围,立志要在这里做一只不粘锅——一只富有艺术的不粘锅,融汇东方美学。

运河左岸,胡勇薪为之寄托了无限期待与热爱。

01 · 有梦

丝联166产业园南侧外围,紧贴锦鸿街,两层空间,胡勇薪进驻于此一年。

在此之前,他一直拼搏在老家永康。这座城市点石成金,无中生有打造出一个享誉国际的五金城和五金产业。

20年前,胡勇薪的父母也是这样,白手起家,打下了一个如今年产500万只锅的锅具王国。

父亲坚持效率和利润,而胡勇薪想设计更适合年轻消费群体使用的非传统锅具。这个“厂二代”没干几年,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2013年,胡勇薪设计的锅柄可拆卸烤箱用锅,获得了被称为工业设计界奥斯卡奖的德国红点奖。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年,领奖席两侧,一家是ABB机器人,另一家则是保时捷。

“当时名片都不好意思递过去。”何况,自己还是给人家做贴牌的。

获奖归来,胡勇薪坚定了做品牌的信心,开始盘算新路子。

创业不缺家底,平台也比一般人高,这一点,胡勇薪从不避讳与他人谈及,“现在要创业,还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这是他的优势。

起点高,眼界广,把一只锅做出艺术来,胡勇薪梦寐以求。

02 · 坚持

无可否认,胡勇薪的未来设想比父辈更远。

“现在,东南亚一带的廉价劳动力是很多国际知名品牌的首选。”即便是卖锅,胡勇薪有时候也是要和苹果、Nike去比一比的。

如果一直没有品牌,这只“锅”总有一天会被东南亚国家取代。

2015年,“悦味”创立,意取“喜悦的味道”。胡勇薪30岁,“三十而立”。

和大多数品牌一样,起步之初的前两年,“悦味”走的很困难,连年亏损。

“打品牌的路,很艰辛,没有例外。”胡勇薪甚至一度有了放弃的准备——做不好,就回到老本行,继续给人家做代加工。

自己放弃可以,但身边的那群小伙伴怎么办?焦虑之后,回过头来,他往往会自我加压,“如果这辈子连锅具都做不好,那我不就是废了?”

就像中了彩票一样。在胡勇薪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国内一档知名综艺相中了“悦味”,同时期,还有一部即将拍摄的网剧主动找上门合作。

“悦味”自此有了起色。特别是近两年,每年销售额呈几何式增长,成为厨具类的新国货。

诚然,“中奖”的背后是“坚持”。

03 ·佛系

胡勇薪自认为自己是个佛系的人。

“佛系嘛,和大运河这一带的环境,也是蛮搭的。”

何以佛系?在于人,也在于产品。

从一开始,“悦味”的产品定位就远不是占领市场这么宏大——“小而美、少而精”是团队不谋而合的经营理念。

“我们没必要覆盖所有的消费群体嘛!”大家的目标也很简单,只要让年轻的80后、90后成为“悦味”的消费群体,这就足以。

这一点,还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所有锅具几乎只采用黑、白、灰三种色系,“那种大红大紫的‘大妈色系’,我们可是坚决不做的。”

一款锅具的研发,从市场调研到摆上货架,“悦味”要走一年左右的产品研发之路,相比于整个行业来说,实在太过漫长——流行的款式可能半年就过去了。

胡勇薪不介意,“我们从来不做明年的预计,如果一年以后卖不好,那也没办法。卖不好就卖不好,只能算了吧。”

佛系并不意味着随意。

团队成立4年,先后获得18个国际工业设计大奖,包括3次红点奖,1次日本G—MARK设计奖和德国IF设计奖,以及105个国家专利。

04 ·交融

什么是美?

对于产品而言,胡勇薪认为,实用是其第一准则。

市场上,欧系的锅具因为品质好,在国内集聚了很大一批受众。但在设计上,胡勇薪觉得还是有所欠缺的。

“它其实不适合国人操作的。”胡勇薪说,中国人的烹饪讲求技法,颠勺、爆炒,对锅具的设计要求其实是很高的。

好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比如,悦味·元木系列的炒锅和煎锅,采用了市面上少见的不均衡设计,传统与现代结合,“颠勺不怕菜品洒出,翻炒更加均匀。”

值得一提的是,创立之初的“悦味”也曾找过国外设计师,但给出的方案很缺失的一点,就是无法真正立足于中国人的做菜需求。

“你看,我们的锅柄都是用木头的,因为东方人的文化基因中,有着木质情节。”这便是胡勇薪对东方美学的一种理解。

东方美学,附着在锅具里,也体现在生活中。

来小河一年,闲时,胡勇薪常去小河直街坐坐,在那里,设计灵感会爆发。周末,他也会带着家人,到单向空间去拍拍照。

“连我们的客户,都喜欢在运河边,边走边谈。”

一年,胡勇薪自言已经融入了小河。

“这里有历史与人文的气息,而我的不粘锅,也有烟火味道,两者其实是交融的。”

公共文体
...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运河,左岸。|卖锅者说

索引号

00250068-2/2020-2223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0-08-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小河街道

运河,左岸。

20世纪40年代,存在主义亚文化在塞纳河左岸找到落脚点。

他,佝偻着背,嘴唇像鲶鱼一样下翻,双眼望向不同的方向。

她,喜欢透过内双的眼睛观察世界,观察眼前的他。

他们最中意的花神咖啡馆、双偶咖啡馆和拿破仑酒吧,全都集中在圣日耳曼大道和波拿巴大街之间的拐角。很多年里,他们在这里“上朝”,同很多朋友、同事、艺术家、作家、学生侃侃而谈。

离开咖啡馆后,还有地下爵士乐酒吧可去——在罗里昂黛酒吧,克劳德·陆德的乐队演奏布鲁斯、爵士乐和拉格泰姆调,而塔布俱乐部的明星,则是小号手、小说家鲍里斯·维昂。

据说,并不是所有人能进入罗里昂黛和塔布俱乐部,前提是得有趣——如果他们胳膊下夹着本书的话。

此后十年,在“杏子鸡尾酒”哲学的氤氲下,法国电影界掀起了一股反传统的潮流。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等,因住在塞纳河左岸,故有“左岸派”之称。

一时间,“左岸”成为一个无可取代的形容词,代表自由的人文思想。

2019年,来自北京的文学作家、出版人许知远,在京杭大运河左岸的丽水路,开了一家单向空间书店,说是要比肩塞纳河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

人们惊喜发现,南北贯穿杭州市中心的京杭大运河——在其左岸,已然遍布大大小小的书店、咖啡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园区也浸润其中。

艺术界有个说法:“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也许,“左岸”这件事,也是“子虚乌有”,唯留他与她。

基于此,本栏目将走近“运河左岸”,让形形色色的人和有趣有味的事被发现、被看见。

第三期,2020年8月3日,让我们走进丝联166老式工业车间,听听关于锅的故事——运河左岸,卖锅者说。

三水交汇,赋予了小河无尽的想象和梦想。

丝联166老式工业车间,盘踞着一批满是想法的创业者,胡勇薪是其一。

从“五金之都”永康而来,他向往这里的工业气息和创业氛围,立志要在这里做一只不粘锅——一只富有艺术的不粘锅,融汇东方美学。

运河左岸,胡勇薪为之寄托了无限期待与热爱。

01 · 有梦

丝联166产业园南侧外围,紧贴锦鸿街,两层空间,胡勇薪进驻于此一年。

在此之前,他一直拼搏在老家永康。这座城市点石成金,无中生有打造出一个享誉国际的五金城和五金产业。

20年前,胡勇薪的父母也是这样,白手起家,打下了一个如今年产500万只锅的锅具王国。

父亲坚持效率和利润,而胡勇薪想设计更适合年轻消费群体使用的非传统锅具。这个“厂二代”没干几年,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2013年,胡勇薪设计的锅柄可拆卸烤箱用锅,获得了被称为工业设计界奥斯卡奖的德国红点奖。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年,领奖席两侧,一家是ABB机器人,另一家则是保时捷。

“当时名片都不好意思递过去。”何况,自己还是给人家做贴牌的。

获奖归来,胡勇薪坚定了做品牌的信心,开始盘算新路子。

创业不缺家底,平台也比一般人高,这一点,胡勇薪从不避讳与他人谈及,“现在要创业,还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这是他的优势。

起点高,眼界广,把一只锅做出艺术来,胡勇薪梦寐以求。

02 · 坚持

无可否认,胡勇薪的未来设想比父辈更远。

“现在,东南亚一带的廉价劳动力是很多国际知名品牌的首选。”即便是卖锅,胡勇薪有时候也是要和苹果、Nike去比一比的。

如果一直没有品牌,这只“锅”总有一天会被东南亚国家取代。

2015年,“悦味”创立,意取“喜悦的味道”。胡勇薪30岁,“三十而立”。

和大多数品牌一样,起步之初的前两年,“悦味”走的很困难,连年亏损。

“打品牌的路,很艰辛,没有例外。”胡勇薪甚至一度有了放弃的准备——做不好,就回到老本行,继续给人家做代加工。

自己放弃可以,但身边的那群小伙伴怎么办?焦虑之后,回过头来,他往往会自我加压,“如果这辈子连锅具都做不好,那我不就是废了?”

就像中了彩票一样。在胡勇薪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国内一档知名综艺相中了“悦味”,同时期,还有一部即将拍摄的网剧主动找上门合作。

“悦味”自此有了起色。特别是近两年,每年销售额呈几何式增长,成为厨具类的新国货。

诚然,“中奖”的背后是“坚持”。

03 ·佛系

胡勇薪自认为自己是个佛系的人。

“佛系嘛,和大运河这一带的环境,也是蛮搭的。”

何以佛系?在于人,也在于产品。

从一开始,“悦味”的产品定位就远不是占领市场这么宏大——“小而美、少而精”是团队不谋而合的经营理念。

“我们没必要覆盖所有的消费群体嘛!”大家的目标也很简单,只要让年轻的80后、90后成为“悦味”的消费群体,这就足以。

这一点,还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所有锅具几乎只采用黑、白、灰三种色系,“那种大红大紫的‘大妈色系’,我们可是坚决不做的。”

一款锅具的研发,从市场调研到摆上货架,“悦味”要走一年左右的产品研发之路,相比于整个行业来说,实在太过漫长——流行的款式可能半年就过去了。

胡勇薪不介意,“我们从来不做明年的预计,如果一年以后卖不好,那也没办法。卖不好就卖不好,只能算了吧。”

佛系并不意味着随意。

团队成立4年,先后获得18个国际工业设计大奖,包括3次红点奖,1次日本G—MARK设计奖和德国IF设计奖,以及105个国家专利。

04 ·交融

什么是美?

对于产品而言,胡勇薪认为,实用是其第一准则。

市场上,欧系的锅具因为品质好,在国内集聚了很大一批受众。但在设计上,胡勇薪觉得还是有所欠缺的。

“它其实不适合国人操作的。”胡勇薪说,中国人的烹饪讲求技法,颠勺、爆炒,对锅具的设计要求其实是很高的。

好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比如,悦味·元木系列的炒锅和煎锅,采用了市面上少见的不均衡设计,传统与现代结合,“颠勺不怕菜品洒出,翻炒更加均匀。”

值得一提的是,创立之初的“悦味”也曾找过国外设计师,但给出的方案很缺失的一点,就是无法真正立足于中国人的做菜需求。

“你看,我们的锅柄都是用木头的,因为东方人的文化基因中,有着木质情节。”这便是胡勇薪对东方美学的一种理解。

东方美学,附着在锅具里,也体现在生活中。

来小河一年,闲时,胡勇薪常去小河直街坐坐,在那里,设计灵感会爆发。周末,他也会带着家人,到单向空间去拍拍照。

“连我们的客户,都喜欢在运河边,边走边谈。”

一年,胡勇薪自言已经融入了小河。

“这里有历史与人文的气息,而我的不粘锅,也有烟火味道,两者其实是交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