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就与展望
美丽拱墅提速攻坚 城市管理多元迸发
发布时间::2020-01-19 11:05:06 来源: 区城管局

美丽河道


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设施



执法人员利用“城市眼·云共治”开展工作
                                                                               


新建的后洋浜公厕

2019年,区城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美丽拱墅建设”专项行动一条主线,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在生态环境、市容环境、人居环境上做足“绣花”功夫。通过大力推进城市智慧治理、垃圾分类、美丽河道创建等重点工作,打造多元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新模式、新形态,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水平与“运河沿岸名区”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开拓智慧治理

以“云上”之眼攻克城市顽疾

“云上城管,智慧拱墅”,我区作为数字治理先行区,区城管局全面探索“智慧+共治”的城市治理创新机制,通过先进的AI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在2019年全面铺开、运用、推广城市眼“云共治”,今年以来在全区范围内安装1500路监控,覆盖全区主要道路及38个重点管控区域,精准识别机动车违停、垃圾堆积、河面漂浮物等11大类的城市管理问题,识别准确率达93%。梳理重点路段一店一档8000余家,累计组建基层共治微信群102个,参与共治成员4500余人。大力推进区城市大脑停车系统数据接入工作,打造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标杆城区,完成钱江市场、杭州银泰城、水晶城等81个停车场3.2万泊位“先离场后付费”接入工作,荣获2019年度杭州市城市管理创新实践活动项目及精细化管理品牌创建一等奖。

创建美丽河湖

以“绣花”之功编织绿水青山

2019年,区城管局建管并举,“以水为媒”,二次夺得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持续奏响“还河于民”新篇章。持续践行亲水还河,完成余杭塘河—五常港(塘河片区)省级美丽河湖以及下塘河、吴家角港、隽家塘河等12条市级美丽河道创评,开辟20条内河垂钓区及20条河道文化长廊,建设贯通生态廊道22公里,续写治水辉煌。以四问四权为抓手,

完成226个污水零直排项目,6个街道全部完成零直排创建,并在浙江省城镇污水治理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管理培训班上交流经验,引领零直排“拱墅”模式。建立全市首个河长培训基地,完成河道综保、清淤、泵站提升及闸站防雷设施建设等涉河工程项目18个,南港河治水项目获得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试点验收。

攻坚垃圾分类

以“愚公”之力铸就分类时尚

围绕垃圾分类工作新形势、新局面,适时出台了《拱墅区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拱墅特色“层级众包制”“点长桶长制”“行业责任制”,全面打响全区垃圾分类攻坚战役。夯实分类基础。指导建成祥符街道水月苑垃圾分类生活馆,半年接待323学习批次。提升改造分类基础设施,2019年率先以安置房小区为试点,针对每个小区的不同情况,“一小区一方案”,对26个小区进行分类设施提升改造,目前已全部完工。破解再生资源回收处置难题。从源头做好垃圾减量,联合商务局完成150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成立杭州首支105人的“回收小哥”队伍,形成了拱墅模式的再生资源清运、回收、处置一条龙服务体系,让小区的大件垃圾、低价值物等再生资源“有处可归”“变废为宝”。2019年10个街道348个生活小区全区生活垃圾日均705吨,实现控量1%以内目标。

推行实事项目

以“工匠”之情践行服务为民

2019年,区城管局以民为本,实施6大民生实事项目,由点到面保障民生,绣出幸福生活和谐画卷。完成2个“瓶改管”街区改造项目,让居民吃饭更放心;完成5个道路加固项目,让居民出行更称心;完成8个二次供水项目,让居民喝水更放心;完成10个城管驿站项目,让居民休憩更舒心;完成12个照明暗区项目,让居民回家更安心;完成21个公厕革命项目,让居民如厕更顺心。除了实施民生项目外,区城管局始终永葆初心,市政110、绿化服务队等7支“啄木鸟”队伍,勤下基层,服务社区,全年共收获锦旗24面。

2020年,做为“美丽拱墅建设”专项行动实施的第三年,区城管局将进一步拓宽思路、提高标准、攻克难题,让“美丽拱墅”再度华彩绽放。

突出“全民共治”

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都市山水底色

深化“五水共治”成果,对标亚运水质要求,创建市级“美丽河道”9条,区级“美丽河道”22条;实施五水共治“一区一品”创建,推进完善红旗河片区河道生态构建与科学配水机制;建设7条9公里生态廊道,实施65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全域创建省级“污水零直排区”。比好“垃圾分类赛”,提高前端分类质量,推进生鲜餐厨垃圾就地处置,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10个,定时定点全域铺开,分类正确率达70%以上。大力开展以建筑垃圾违法消纳为重点的多部门联合执法整治,加强扬尘管控;完成安装150处在线油烟监测设备,加强油烟在线监测管理。让“山水交融、推窗见绿、开门亲水”成为拱墅独特的都市水乡韵味。

突出“匠心深耕”

增添惠民利民便民的民生实事亮色

着眼民生实事,以落实“四问四权”为抓手,推进供水供气工程、厕所革命、市政道路设施等工程建设,切实把民生工程做成“老百姓满意”工程。完善运河沿线及老旧小区公厕功能,提升改造公厕12座,其中打造智能化精品公厕1座;关注存量餐饮商户燃气用气安全,打造“瓶改管”示范街1条;聚焦高层住宅小区饮用水安全,实施二次供水改造小区10个;扮靓城市夜景,消除老旧小区、公园绿地、河道游步道区域等暗点盲区20处。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突出“绣花治理”

打造精细精准精致的战区治理特色

全力抓好“五化”管理,推行五化协同、街容众包、战区分片等城市精细化治理模式,长效管控户外广告、无证摊贩、互联网单车等城市顽疾,积极探索“一街一品牌”。完善基层城市治理共治共享模式,创建街容众包示范街10条;完善“城市眼·云共治”应用推广,提升基层共治能力;完善城市大脑“先付费后离场”应用,完成市泊位接入任务。用“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让拱墅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本版供稿  王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