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们传递法治力量,将守护司法温度的神圣使命转化为坚持不懈的追求;将检察为民的信仰转化为持久奋斗的力量。我们将法治付诸实践,将其照亮。作为人民利益的捍卫者,精准把握监督要点,探索拓展“公益诉讼”;稳步构建快速通道,积极落实“件件有回复”;切实提升司法质效,深入践行“枫桥经验”;聚力攻坚重点领域,全力投入扫黑除恶。清风吹拂,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爱心领航,构筑立体化“观护帮教”格局。
办案篇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受理审查逮捕案件526件853人,批准逮捕313件497人;受理审查公诉案件741件1227人,提起公诉545件912人。
全力投入扫黑除恶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批捕涉黑涉恶犯罪35人,起诉86人。聚力攻坚120余天,高质量办理涉案金额达9200余万元的拱墅区首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2·1专案”,该案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典型案例,入选最高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典型案例》。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防控金融风险,组织骨干力量成立专案小组,实行专项起诉。办理杭州市首例为非法集资活动洗钱的特大洗钱案,切实维护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审慎办理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的涉众型金融案件,对金诚集团、“鑫合汇”等22家平台的61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对“一点金库”“腾信堂”等19家平台的26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有力震慑贪污腐败
起诉浙江省国兴进出口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某某受贿、滥用职权、贪污案;以贪污罪提起公诉的一名其他区县法院书记员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监督篇
依法强化诉讼监督
立案监督获生效判决11人,1人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加强审判监督,提出刑事抗诉3件,获得改判1件;办理刑事申诉案件5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均已予以纠正。扎实开展刑罚交付、收监执行和财产刑执行等专项监督,发出检察建议6件,均获得整改回复。与区司法局会签意见,抓实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工作,严防脱管、漏管。
做实民事行政监督
就行政案件执行环节中的问题发出检察建议,得到积极回应。一件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获评杭州市行政检察精品案例。牵头成立全省首个打击虚假诉讼工作办公室,并会签意见建立加强打击虚假诉讼协作机制。积极探索与省外检察机关协作联动,会签全省首个《跨省域民行部门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协议书》,建立涉黑恶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移送、办理协作等机制。
依法开拓公益诉讼
共办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案件72件,五大规定领域外案件10件。就口腔诊所违规排放医疗污水、校园周边商贩售卖不安全食品等问题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整改率100%。探索京杭大运河流域跨区域环境资源保护,联合签发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协作配合工作协议。提起全国首例互联网民事公益诉讼,首次提出十倍惩罚性赔偿获采纳,为该类案件探索了全新的裁判规则,获省院贾宇检察长批示。
服务篇
服务保障经济发展
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依法办理“鲜丰水果”加盟商盗窃案等一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和扰乱市场秩序的案件,让企业在司法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安全有保障、权益能维护、发展可预期。坚持司法不忘大局、办案考虑发展,对涉案非公经济人员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35人,变更11人。
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贯彻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做到群众来信“七日内回复”。受理各类信访287件,做好释法说理,化解矛盾。持续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作用,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回应群众关切,助推拱康路、石祥路渣土专用道建设,从源头治理扬尘污染。派员前往区信访矛盾联合调处中心“信访超市”驻点办公,助力矛盾纠纷调解“最多跑一地”。
助力推进诉源治理
在诉源治理中找准检察定位,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建立刑事案件源头治理机制,通过派出所检察官办公室、诉前会议等途径,加大源头控案力度。立足检调中心,发挥审前分层引导过滤作用,在检察环节积极调解矛盾纠纷。规范检察建议调查取证及发出程序,依法发出检察建议、传递公益诉讼线索,做好对刑事犯罪的预判预防。
关注未成年人成长
开展反家暴未成年人保护,支持起诉我区首例剥夺监护人资格案件。摸底排查校园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督促隐患整改落实,守牢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红线。赴杭州师范大学、明德小学、市妇联、振华集团、顺丰速运公司等单位开展法治进校园、“小候鸟”夏令营、“留守儿童”安全讲堂等活动,受众3000余人,不断延伸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触角。
队伍篇
坚持政治引领 打造忠诚检察队伍
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读原著、访原址、上党课、大讨论等形式,开展系列学习实践活动。
自觉接受监督 打造阳光检察队伍
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配合区人大常委会做好对公益诉讼工作的专题审议和对员额检察官的履职评议。接受民主监督,密切与政协委员和党外人士的交流联系。接受社会监督,举办未成年人权益、公益诉讼、服务非公企业等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
聚焦素能建设 打造专业检察队伍
重视专业能力建设,以常态化岗位练兵为基础,搭建理论研究平台,正式获批成立杭州市法学会公益诉讼研究会。推出“法学互动沙龙”,强化与司法局、律所、高校的互动,以学术实务观点分享、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促升干警专业技能。2019年以来,集体和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7件、市级荣誉12件。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检察院。推动检察理论调研,立项省级课题2个,市级8个;结题最高检题1个、省法学会课题2个;2篇论文在知名期刊发表,多篇在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最高检理论征文中获得肯定。1人从232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位列首届长三角地区法检演说大赛四强。
和风应律 更要跃马加鞭
2020年,我们将以不变的法律初心坚守法治理想,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担当,为我区高质量建设运河沿岸名区、实现大城北崛起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