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畲族三月三

打麻糍,织彩带,桃花源里唱山歌

发布日期: 2019-04-09 10:32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又见畲族三月三。昨天上午,大运河边畔的畲族馆早已桃花盛开,人头攒动,少数民族同胞穿着华丽的服饰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赶赴三月三这个盛大的畲族节日。

远远看去,畲族馆门前的桃花林中,两位畲娘正对着山歌,一位织着彩带,一位绣着畲绣。腰托织架的那位,一支简单的竹片在双手中灵巧穿梭,手下渐渐流淌出一条精美的畲族彩带,而低着唱山歌的那位,手里的绣花针精灵一般,闪着银光上下飞舞……

不远处,是一位孔武有力的畲族汉子,只见他喊着号子,把木槌高高扬起,随着棰打声,地上那架缺了一角古老的石臼里,白色的糯米冒着热气,渐渐被捣成一团,变软变糯,糯米的清香随着棰打而升腾起来的热浪四处散溢开来……一旁桌子上,芝麻粉、豆粉散发着阵阵扑鼻的清香,令人馋涎欲滴。

总算可以品尝了,只见畲娘从石臼里挤出一团麻糍,手心里一挤一摘,丢进芝麻粉、豆粉一滚……一旁的市民早已按捺不住了,牙签一插,趁热吃起了热呼呼、香喷喷的畲族麻糍。

而这些畲族非遗表演,只是今天大戏前的暖场。

运河边上好风光哩罗

山哈旗帜高高扬哩罗

凤凰楼里畲族馆哩罗

三月三是好田场哩罗

……

畲歌对唱拉开了“杭州畲族馆第二届桃花节暨《爱我中华》三月三民族歌会”节庆大幕。

农历“三月三”是畲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畲乡,每年这个时节,畲族人都要吃乌米饭,喝新茶,走亲访友,对歌过节。2016看至今,杭州畲族馆已连续举办了四届畲族三月三,一届更比一届精彩,他们把远在深山的畲族古老非遗带到杭州,给杭州百姓捎来远方的神秘文化。

杭州畲族馆成立四年来,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先后获得“杭州市民族文化弘扬基地”、“拱墅区青少年第二课堂”、“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创作基地”、“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拱墅区科普教育基地”、“运河大美驿站”等荣誉称号。

杭州畲族馆是由拱墅区民政部门审批的民非组织,管理上形成了由7位名誉馆长商议制,众多民族文化志愿者参与的管理体制,全年365天对公众开放,年参观数稳定在15万人次左右。

今年三月三,畲族馆除沿续举办第二届桃花节外,在主办各单位通力支持下,以花为媒,协调浙江省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联谊会、浙江广播电视合唱团、杭州星空艺术团、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共同策划承办了一场高水平的“《爱我中华》三月三民族歌会。”

总导演蓝建萍是位优秀的畲族舞蹈家,她说: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畲族馆民族文化公益队伍的,进群后,被热爱畲族文化的公益者所感动,那时,离三月三已不到一个月,我向身边的艺术家介绍畲族馆,介绍畲族文化,就这样,愿意投身民族文化公益事业的艺术家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著名歌唱家黎越、邵立勤、刘歌来了,土家族歌唱家陈朝霞来了,很有影响力的浙江广播电视合唱团来了,杭州星空艺术团进来了,所以,才有了今天这场高水准的三月三民族歌会。

这场以《我和我的祖国》开场的多民族歌会,唱响各民族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赞歌,唱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心声。

区情快递
又见畲族三月三
发布时间: 2019-04-09 10:32
信息来源:拱墅新闻网 浏览量:

又见畲族三月三。昨天上午,大运河边畔的畲族馆早已桃花盛开,人头攒动,少数民族同胞穿着华丽的服饰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赶赴三月三这个盛大的畲族节日。

远远看去,畲族馆门前的桃花林中,两位畲娘正对着山歌,一位织着彩带,一位绣着畲绣。腰托织架的那位,一支简单的竹片在双手中灵巧穿梭,手下渐渐流淌出一条精美的畲族彩带,而低着唱山歌的那位,手里的绣花针精灵一般,闪着银光上下飞舞……

不远处,是一位孔武有力的畲族汉子,只见他喊着号子,把木槌高高扬起,随着棰打声,地上那架缺了一角古老的石臼里,白色的糯米冒着热气,渐渐被捣成一团,变软变糯,糯米的清香随着棰打而升腾起来的热浪四处散溢开来……一旁桌子上,芝麻粉、豆粉散发着阵阵扑鼻的清香,令人馋涎欲滴。

总算可以品尝了,只见畲娘从石臼里挤出一团麻糍,手心里一挤一摘,丢进芝麻粉、豆粉一滚……一旁的市民早已按捺不住了,牙签一插,趁热吃起了热呼呼、香喷喷的畲族麻糍。

而这些畲族非遗表演,只是今天大戏前的暖场。

运河边上好风光哩罗

山哈旗帜高高扬哩罗

凤凰楼里畲族馆哩罗

三月三是好田场哩罗

……

畲歌对唱拉开了“杭州畲族馆第二届桃花节暨《爱我中华》三月三民族歌会”节庆大幕。

农历“三月三”是畲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畲乡,每年这个时节,畲族人都要吃乌米饭,喝新茶,走亲访友,对歌过节。2016看至今,杭州畲族馆已连续举办了四届畲族三月三,一届更比一届精彩,他们把远在深山的畲族古老非遗带到杭州,给杭州百姓捎来远方的神秘文化。

杭州畲族馆成立四年来,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先后获得“杭州市民族文化弘扬基地”、“拱墅区青少年第二课堂”、“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创作基地”、“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拱墅区科普教育基地”、“运河大美驿站”等荣誉称号。

杭州畲族馆是由拱墅区民政部门审批的民非组织,管理上形成了由7位名誉馆长商议制,众多民族文化志愿者参与的管理体制,全年365天对公众开放,年参观数稳定在15万人次左右。

今年三月三,畲族馆除沿续举办第二届桃花节外,在主办各单位通力支持下,以花为媒,协调浙江省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联谊会、浙江广播电视合唱团、杭州星空艺术团、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共同策划承办了一场高水平的“《爱我中华》三月三民族歌会。”

总导演蓝建萍是位优秀的畲族舞蹈家,她说: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畲族馆民族文化公益队伍的,进群后,被热爱畲族文化的公益者所感动,那时,离三月三已不到一个月,我向身边的艺术家介绍畲族馆,介绍畲族文化,就这样,愿意投身民族文化公益事业的艺术家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著名歌唱家黎越、邵立勤、刘歌来了,土家族歌唱家陈朝霞来了,很有影响力的浙江广播电视合唱团来了,杭州星空艺术团进来了,所以,才有了今天这场高水准的三月三民族歌会。

这场以《我和我的祖国》开场的多民族歌会,唱响各民族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赞歌,唱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