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6专题专栏/col/col1229288/index.html年度专题汇总/col/col1231041/index.html聚焦2019年拱墅区两会/col/col1617754/index.html成就与展望/col/col1618352/index.html
  • 专题首页
  • 两会聚焦
  • 视听两会
  • 建议提案追踪
  • 代表委员风采
  • 图说两会
  • 成就与展望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就与展望
区司法局:解放思想 创新发展 为大城北崛起提供坚强法律保障

发布时间:2019-01-17 09:56:42 来源:区司法局

副省长王双全莅临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司法行政开放日

全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

1204路普法公交车

拱墅区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之江法声基层法律服务专场活动

社区服刑人员志愿服务队清洗公共自行车

区司法局党员在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宣誓

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场活动

2018年回顾

2018年,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有力指导下,坚持服务中心、法治为民,全局上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加快建成运河沿岸名区、实现大城北崛起提供坚强法律保障。

一年来,全区社区矫正工作保持持续安全稳定,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教育4384人次,社区服务3826人次,个别谈话2686人次,信息化核查1万余人次,专题开展心理咨询38人次,心理测评252人次,心理健康体验活动16场360人次,心理健康教育7场216人次,社区服刑人员安置率达95%,帮教率达100%,连续74个月实现社区服刑人员“零脱管、零漏管、零再犯罪”;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制作发放宪法宣传挂图折页6000余份,发放普法宣传品3000余件,推送以案释法、普法动态等微信105条,受众累计200余万人,累计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3个、省级14个,运河法治文化茶馆法治宣传事例入选司法部法治宣传案例库,“三治融合”工作分别获得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建平,拱墅区委副书记、区长章燕,拱墅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炜批示肯定;全区有律师事务所74家,律师794名,同比分别增长8.8%和12.9%,占全市14.5%和10.2%,办理各类案件9450件,为1266家单位提供法律顾问服务;人民调解组织121家,调解矛盾纠纷5000余件,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9%以上;新增法律援助工作站2个,累计达17个,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59件,解答来电来访法律咨询93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70万余元,办理认罪认罚法律帮助案件249件。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法治精神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认真宣传新修订宪法。制定下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知》,送宪法读本进四套班子,在街道、社区开展宪法展板巡展、制作宪法动漫、开展宪法宣讲,做到宪法宣传挂图社区全覆盖。

落实普法责任制。制定下发《拱墅区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创作“七五”普法中期汇报短片,圆满完成市对区“七五”普法中期总结验收工作。

深化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提升卖小知法学苑,打造虎山法治公园,西塘河普法星光大道通过验收,被评为全市二类重点普法项目。廉政情景剧《自作聪明》被评为杭州市精品文化工程;《说说监察法》荣获全市“阿普杯”普法创意大赛三等奖。

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开展非人大任命区管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通过赵老师普法工作室举行校园法治讲座40余场,受众4000余人。继续做好公务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工作。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制定《拱墅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项目方案》及排名赋分办法,争创“三治融合”示范社区,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杭钢西苑社区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社区。“三治融合”工作经验刊登在省委政法委工作简报。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平安稳定为底线,扎实有效推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

狠抓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扎实开展“三整三查”、扫黑除恶等专项活动,完成重大活动安保工作,严格落实社区矫正规章制度。

创新社区服刑人员“一站式”入矫报到模式。制作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手册、“一站式”入矫报到接收单,规范社区矫正入矫报到流程。

强化社区矫正社会化程度。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由社会组织承接矫正教育、行为纠正、心理疏导、职业规划等职能,提升社区矫正学习教育、社区服务质效。

建设运行全省首个社区矫正社会化帮教平台。打造全省首个集在线教育、社区服务、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社会化帮教平台,已在全市推广运用。

探索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加快实施监狱民警参与社区矫正、社区服刑人员修心教育等全省、全市重点工作,组织修心教育阶段性总结活动。出色完成司法部全国首个远程视频督查活动。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化解矛盾为抓手,基层基础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打造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形成诉调、律调、访调、三所联动等多元联动、互为补充的调解机制,对化解矛盾纠纷起到积极作用。

提升人民调解队伍水平。积极参与市第五届“和事佬”评比和省级优秀调解组织评比,祥符街道调委会被评为省优秀调解组织。落实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调解员入驻,挑选业务精、能力强的年轻调解员入驻平台,会同法院开展调解业务培训。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线下建立三级实体服务体系,实现规范化设置;线上依托12348法网和热线,形成网络服务体系,开发“拱墅微司法”小程序,有效衔接线上线下平台。全面落实《人民陪审员法》,确保新法颁布以来第一次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的依法民主、公开公正。

一年来,我们以品牌建设为特色,稳步有序推进律师行业指导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认真完成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做到考核材料双岗查、考核情况详记录,有效提高考核准确度。扎实推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开展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巡回宣讲,编写典型案例4个,有效发挥律师积极作用。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迅速将市区两级精神传达到全区74家律所,邀请市律协为全区律所作刑辩技能大巡讲暨律师参与扫黑除恶案件辩护代理专题培训,指导律所严格执行重大敏感案件接案审查、请示报告、集体研究制度。

深入推进“三名工程”。浙江华盛律师事务所、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获第二批“浙江省著名律师事务所”称号。积极开展律师“一轴两翼”党建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市局“两优一先”推选工作。

成立区律师服务中心。联合区法院建立杭州市首个律师服务中心暨首个律师参与法院调解工作中心。目前,已有100余名律师参与律师服务中心诉前调解工作。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优化受理审批模式,借助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网等平台实现网上咨询申请、线上即时审批指派的“互联网+”新模式,让群众少跑腿。提高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充分利用政府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增强群众对法律援助认同感。

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全面落实“一案一评”,做好程序监督、受援人满意度调查、法官意见征询、同行评估、旁听庭审“五位一体”评价工作。

完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在区法制办和区信访局增设法律援助工作站,努力打造好“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组织专业律师在各站点全天候值班提供法律咨询。

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扩大通知辩护范围,健全商请制度,建立简易和速裁程序法律援助、辩护前法律帮助等制度,指派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

一年来,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浙江省副省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双全,省司法厅厅长马柏伟,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鲍绍坤等领导先后到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参观调研。全局共接待省内外各类考察团30余批、300余人次。我区社区矫正中心接受司法部全国首次社区矫正视频督查检验,并在检验活动上作“易帮矫”帮教平台经验介绍。承办省厅“之江法声”

基层法律服务专场活动,运用网络直播,吸引14.1万人观看,中央、省、市等十余家媒体进行报道,全面系统展示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全省新任司法局长培训班在我区就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作现场教学。全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我区社区矫正中心心理健康辅导室开展现场观摩。我局作为试点单位在浙江省监狱戒毒民警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在全市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交流会暨“亲青帮”杭州市志愿服务总队授牌仪式上作“青少年社区矫正案例”经验介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厅市局悉心指导的结果,也是全区司法行政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

2019年新展望

2019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改革、规范管理、创先争优,全面推进全区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运河沿岸名区、实现大城北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点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进一步激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活力

以宪法宣传为重心,继续落实普法跟着重点工作走。以落实普法责任制为重点,形成“大普法”格局。加强普法责任制目标考核,将普法责任制实施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评。以领导干部、青少年为重点,提升重点人群法治宣传教育。开展“行政首长模拟法庭”活动,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以加强运河法治驿站普法功效为重点,提升运河法治文化建设。开发运河法治文创节目,依托“拱墅普法”微信推广,切实提高普法影响力。以民主法治社区创建为重点,切实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体系

构建社区矫正“拱墅+”模式,打造“规范、信息、社会、延伸、创新”为一体的社区矫正区域品牌。规范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强化对司法所的指导考核,规范调查评估、等级调整、奖惩审核等制度。加强社区矫正中心管理,巩固完善13项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突出执法点验、信息核查督查。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指导,健全专业化队伍,多渠道拓宽帮教基地,抓好对社区矫正工作站、“拱墅行知行”公众号指导。建立完善社区矫正风控体系、“智慧矫正”数字防控体系,逐步形成对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分析监控为一体的全方面管控措施。

进一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上台阶

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深化多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指导调解协会开展业务,试点政府、企业购买人民调解服务模式。做好人民调解员培训、评优和人才库、案例库建设,推广在线人民调解手机app。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做好重点时段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分析,强化对涉及民生纠纷调处的指导。加强司法所及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做好省、市级“文明规范公正”司法所考核验收、复评,在辖区内打造2-3个标准化管理样板所。继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影响力。会同公安、法院规范开展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

进一步深化法律服务业全面发展

深入实施“三名工程”,积极发挥律协拱墅分会和律师行业党建双平台作用,打造一批业务特色鲜明、小而美的专业所,培养一批讲政治、专业精、服务优的名律师。加强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开展第四批规范化律师事务所创建工作。推进行业信息化管理。认真做好律师投诉处理,开展律师行业专项执法检查。积极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建立健全司法局、司法所、社区三位一体的日常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成立律师行业党委,理顺行业党建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律师党建L2345工程,深化“过硬支部”培育。

进一步落实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强化援助力度。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信息化平台作用,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实现“最多跑一次”。统筹优化全区法律援助工作,做好试点工作,提高案件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质量监管。采取旁听、回访等监督方式,健全电子化管理,开展“一案一评”,实现法律援助案件全程监控。强化窗口和工作站规范化管理,完善律师资源库进出机制,开展优秀法律援助工作者、站点和案例评比活动。提升社会知晓率。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系列专项行动,利用媒体积极宣传我区法律援助工作。

本版供稿 潘韵之

ico ico

主办:中共杭州市拱墅区委员会 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 承办:杭州市拱墅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15043779号

联系电话:0571-58125001 ico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141号 网站标识码:3301050002网站地图

ico 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