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8-01-20 15:50:50 来源:区政协办
【委员名片】金一峰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主持人
【履职感言】精心培育微剧这朵古运河畔的鲜艳奇葩。
【真情故事】
“你看微剧了吗?”
“什么是微剧呀?”
区政协常委金一峰担任舍长的运河学舍成立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时长在4、5分钟到30分钟之间的微型戏剧。它们大部分改编自名著,小部分来自原创,有别于传统小品,又有别于传统独幕剧。这一形式一出现,就引起了文化界人士的好奇和点赞,他们认为:“微剧,采用了原作人物角色化,原作章节朗诵等表演手法。比课本剧高级,比朗诵丰富复杂,还有更深背景的展现,需要有一定知识背景和审美能力才能欣赏,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阅读的延伸”“把一部厚厚的作品,用短小精致的舞台形式,和意蕴深长的简笔勾勒出来,呈现给观众,引发观众对生活生命的回味,更引发了观众对作品阅读的兴趣。这种根植于阅读和戏剧的微型舞台剧,是一种很有创意,也很有前途的艺术形式。”
比如《我们仨》,并不是演绎整个钱钟书,杨绛以及钱瑗一家人如何相濡以沫的过程,而是撷取了海外相识、分离后相逢、为了工作无暇顾及家庭聚会这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表现了知识分子家庭的人生境遇。金一峰原创的《南宋风云》一剧,虽以两宋之际宋金大战为背景,但中心却是表达宋高宗赵构的思母、爱母之情。历史,常常呈现为大人物与壮阔事件的结合体,但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必然有一个“家人”的身份,本剧就抓住了这个重要的创新点,展现赵构在母亲韦后被金兵北掳时,作为儿子的无奈与挣扎,以小见大地表现了“韦后归国”这一和拱墅区紧紧相连的历史事件。
微剧演出人员,几乎都是业余的,而情感却非常专注投入。金一峰将他们召集起来,其初衷就是打破单一的阅读分享模式,用别出心裁的方式展现阅读的魅力。演出结束,有一个讲述环节,演出与主创及专家的点评体悟交融开展,加深了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取得其他舞台剧无法实现的效果,二更视频首席内容官兼总编辑王群力认为:“这种形式是一种浮躁以后的回归,是高素质文化需求的一种存在。它不是一个偶然孤立的现象,而是杭州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积淀的文化存量和文化需求,被逐步地释放和激活了。”
运河学社的微剧已经推出了10部,微剧的风格在慢慢形成,外界的邀请也在慢慢增多。学舍6月里走进虎跑景区,在弘一法师的出家之地,演绎了反映弘一法师生平的《吟到夕阳山外山》;9月走进乔司监狱,为公安干警和服刑人员送去了微剧《我们仨》,契合监狱的亲情感化教育模式,为监狱管教课程熬制了一锅热腾腾的“心灵鸡汤”。运河学舍那支十几人的核心团队,目前正在金一峰的带领下,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克服经费短缺等重重困难,悉心培育着微剧——这朵开放于古运河畔的鲜艳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