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8-01-20 13:16:11 来源:区政协办
【撰写单位】民建拱墅区基层委员会
【背景】拱墅区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区建设,建成运河沿岸名区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决战北部中重点要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全面消除城中村,绝不把城中村带入“十四五”。并指出要高度重视回迁安置,提升安置房小区建设品质,推进安置房小区规范化管理。
【提案】建议,一是城中村改造工作必须规划先行,统筹考虑,合理定位,拆迁与建设相结合,发展与保护并重,体现拱墅特色。二是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医院、学校、幼儿园、商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方便回迁住户日常生活出行。培育配套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提供就业机会。三是优化设计,做细方案,采取多元化安置模式,合理调配库存房源,缩短回迁周期。四是建管分离,属地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
【反馈】一是针对关于城中村改造坚持规划先行的问题。规划拱墅分局和区城改办分别牵头编制拱墅区分区规划和城中村改造“一区一规划”,科学合理规划好住宅用地、商业用地、文化教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公共绿地和工业用地的规划,并结合城中村改造实际合理布局安置房用地、10%留用地、公建配套用地。二针对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的问题。实行北部教育提振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计划开工学校(幼儿园)5所,续建8所,竣工6所;实施“六纵七横”13条道路建设,开工香积寺下穿运河隧道,竣工平炼路一期。畅通交通微循环,实施30条支小路建设,开工5条,竣工6条;同时,充分考虑城中村改造10%留用地的布点规划,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是针对关于多元化安置缩短回迁周期的问题。将通过安置房建设标准的提升,方案设计征求村民意见,工程建设邀请村民现场监督;在拆迁时充分征求群众意愿,提供更多的选择权。同时,通过多元化安置模式加快安置进度。四是针对努力打造现代化城市新型社区的问题。今年,区城改办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拱墅区拆迁安置房建设和成效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广泛征求了各指挥部、建设单位、职能部门和社区的意见,对安置房小区如何“建优、管好”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