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8-01-20 13:43:54 来源:区人大办
撰写人: 朱虹
背景:
法官与普通人一样,有恐惧、有牢骚、有生活的压力,有人际的困惑。法官又与普通人不一样,严格的执业规范、高度严谨的工作特点会给他们带来更多普通人体会不到的精神与心理压力。久而久之,法官职业也就成为了一个极易进入“心理亚健康状态”或产生“心理疾病”的特殊群体,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治疗,就会影响到法官公正审判、廉洁办案等诸多方面。因此,重视法官心理健康、及时缓解法官心理压力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我作为拱墅区律师人大代表,一直以来关注并且支持区法院法官队伍的稳定性建设。而法官心理健康问题是直接影响法官队伍稳定性建设的重要方面。从现实来看,拱墅区法院作为承办全国80%以上一审案件的基层法院之一,区法院的法官们承受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压力的来源也是多方面的:
1、工作强度大带来的压力。
特别是立案登记制改革之后,“案多人少”的问题愈加严重,法官人均办案量剧增。另外,职业要求日益提高、工作难度不断增加。社会进步使司法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对司法人员的要求也急剧提高。同时,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案件难度不断增加。因此,区法院许多办案法官每天都处在超负荷运转之中,“白加黑”、“五加二”、“雨加晴”的加班模式已成为法官的工作常态,法官的工作压力不言而喻。
2、当事人不理解带来的压力。
对于基层法官而言,面对的很大一部分当事人来自乡土社会,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一整套高度专业化的诉讼程序和术语难以理解,更难用正确的方法维护自身权益。他们大多把希望寄托于法官的明察秋毫,而一旦审判结果与自身预期不一致,则迁怒于法官。于是,法官轻则被投诉、辱骂、人身攻击,重则甚或遭受牢狱之灾。还有一些对法院判决持不当异议的当事人为达到不当目的不仅要上诉、申诉,还要不断上访、缠访,甚至无端地指责、谩骂、威胁和伤害法官。这些风险的存在对法官身心的折磨可想而知。
3、大媒体时代带来的压力。
现今社会已经是一个大媒体时代的社会,社会上经常出现 各种“媒体审判”现象,冲击审判独立,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审判独立是审判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审判独立受到冲击,审判公正将难以实现。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型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司法裁判随时都有可能遭到社会公众的不公正质疑及社会舆论的无情批驳。
法官心理压力过大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要想真正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仅仅靠个人沟通与疏导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区法院从管理制度上搭建一个“平台”,制定符合区法院现状的法官心理疏导机制。同时,这一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仅仅依靠区法院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引入社会正能量,共同来关心法官心理健康问题。
从法院内部来看,建议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着力营造良好人文关怀氛围。区法院应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多开展些不同形式并具有不同特色的法院文化活动,以司法文化活动为载体,加深法官与法官之间、法官与律师之间、法官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良性互动中培养法官兴趣、陶冶司法情操,让办案一线的法官可在工作之余自由放松心态,发泄不良情绪,从而减轻法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建议:
建议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着力强化科学管理心态建设。区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逐步成立司法心态管理办公室,其职责为负责区法院法官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疏导以及心理压力、健康指数的测试与建议等内容。正确引导和疏导法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种机制平台,促使司法心态建设制度化、工作机构固定化、工作内容专业化、工作方式常态化。
另外,区法院在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的同时,建议邀请心理学专家及社会公益志愿者等社会群体共同参与。一方面通过心理专家的专业知识可以对法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个准确评估,有利于心理疏导机制运行的准确性与实施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让社会公益志愿者参与进来,融入到法官日常工作当中,即可以分担法官的一部分工作压力,又可以让法官感受到工作伙伴的温暖,还可以让志愿者们有机会进行一次普法学习,一举多得。
面对司法改革的风口,面对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期盼,加强法官队伍心理健康建设是势在必行。我相信通过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可以搭建一个让法官在高压之下舒缓情绪的平台,为法官打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从而进一步增强区法院法官队伍的稳定性与战斗力。
反馈:
朱虹代表:真诚感谢你对拱墅区人民法院干警队伍建设的关心,你给予区人代会关于针对区法院法官队伍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的建议已收悉,现将我院建立干警心理疏导机制的做法回复如下。
一、建立心理咨询师培训制度面对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院非常重视干警的心理疏导,近年来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干警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同时鼓励干警自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院通过组织安排和自学完成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的共有13名,其中2级2名、3级11名,不仅提高了干警心理自慰能力,对安抚当事人心理烦恼起到的很好的作用。今年杭州中院将分批组织全市法官进行心理疏导培训,计划今后将心理疏导培训常态化,纳入法官职业素质的培训中。
二、组织心理疏导讲座和务实 在疏导干警心理健康方面,院专门邀请赵国秋等专家、学者来院授课讲座,为干警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干警因工作压力带来的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疲劳。同时院还不间断的组织干警健康检查和诊治,与省中医院联系,由省中医院派专业医师来我院对法官进行健康保健和治疗,传授保健和治疗的方式方法,提高自我健康修复意思和保养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为了缓解法官的工作上的压力,院特别设立了法官之家(咖啡休闲吧),全天为干警服务,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工作间隙为法官提供精神释放的场所,在这里法官可以放松心态,恢复体力和心力。我院针女法官占大多数的情况,充分发挥院妇委会作用,组织进行手工编织、糕点制做等交流活动,为相对枯燥工作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同时也为法官对在拱墅法院工作坚定了信心。
四、组织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为了丰富法官的文化生活,拱墅法院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的作用,每年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象本院组织的春节联欢晚会、趣味运动会,组队参加区政法运动会、中院组织系列比赛和机关党工委发起的各项文体活动,既提升了干警的精气神,增强干警的凝聚力、荣誉感,又锻炼了干警身心,达到了释放精神压力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官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更好的建立法官心理疏导机制,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性的工作,在这方面即需要各级组织的积极努力去做好保障工作,又需要法官自身提高调控意识和自我修复能力,同时又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理解。
朱虹代表的提议为我们指明了增强法官思想工作的方向,我们将加大对法官心理疏导机制的建设力度,适应不断变化的司法环境,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