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036-7/2017-135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17-09-30 发布日期 2017-09-30
附件
关于杭州市下城区2016年度财政决算草案和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7-09-30 16:43:27 点击率:

2017年9月29日在杭州市下城区十五届

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下城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杭州市下城区2016年度财政决算草案以及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请予审查。


第一部分:2016年度财政决算情况

一、《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相关规定,2016年我区部门预算继续实行“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按照“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原则,我区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期为882050万元,同比增长3.00%;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为305597万元,同比增长3.85%。2016年1月20日,区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了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区财政局于2月2日及时下达了部门预算批复文件。9月份,区政府向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报告了2016年上半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执行中,由于财政收支发生较大变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精神,我区财政收支预算实行了法定的预算调整程序。经下城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由年初882050万元调整为790000万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年初的305597万元调整为310479万元。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目标由年初预算2700万元调整为3330万元,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由年初的3958万元调整为8067万元。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目标由年初预算250万元调整为258万元,支出预算不变。另外,我区自2016年正式实行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故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调整为5000万元,支出预算调整为3900万元。

二、2016年度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

2016年,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9413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0.03%,为调整预算的100.52%,同比下降7.27%,同口径增长1.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5327万元,同比下降1.97%。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584万元,同比增长2.15%,完成年初预算的98.36%,完成调整预算的96.81%;上级补助支出24743万元。需要说明的是,2016年财政支出较年初预算出现了较大变化,调整预算实际需增加支出12039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政府债券债务付息、国际峰会服务保障等支出。在预算调整过程中,经与各部门积极协调,已从部门项目中收回指标7157万元统筹消化部分新增支出,最终预算调整净增加支出4882万元,年末已基本使用完毕。年末预算指标收回的9898万元主要涉及学校设施设备及房屋维修、促进就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经费和各部门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上述资金在预算调整项目对接时,部门均表示需要继续使用,余额无法准确预计。到了年末部门实际未完全支付,故统一收回指标。同时,2016年农林水支出1985万元,比年初预算减少640万元,主要是因为年初安排的东新河等河道综合整治、截污纳管等工程因项目进度调整,导致部分指标收回。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当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245725万元,加上教育费附加结余795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利息等调入资金756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4345 万元,2016年累计区级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305585万元。2016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58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36%,完成调整预算的96.81%,同比增长2.15%。收支相抵,年末教育费附加结余5001万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70号)精神,需要将政府性基金预算1731万元调入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补充后,累计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483万元,预算周转金10980万元。另外,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项目当年收入25298万元,历年结转24145万元,2016年上级补助累计资金49443万元,当年支出24743万元,年末结转247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

2016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538万元,同比增长41.58%,为年初预算的131.04%,为调整预算的106.25%,地方政府债券利息等调入资金4134万元,加上历年结余1930万元,2016年累计可用资金9602万元。2016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932万元,同比增长27.89%,完成年初预算的200.40%,完成调整预算的98.33%,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70万元。收支相抵,年末累计结余100万元。另外,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项目当年收入3066万元,历年结转433万元,当年支出2487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1万元,年末结转851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

2016年,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58万元(目前按国有企业经营净利润10%比例上交),同比下降3.01%,为年初预算的103.20%,为调整预算的100%,加上历年结余35万元,2016年累计可用资金293万元。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75万元,同比增长14.11%,完成年初预算的96.49%,完成调整预算的96.49%。收支相抵,年末累计结余18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

根据《预算法》要求和杭州市总体安排,结合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际,我区自2016年下半年设立了社会保险基金专户,正式实行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31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6.22%。支出398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2.05%。收支相抵,年末累计结余1331万元。

三、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16年,我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80500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805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6800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6800万元。截至2016年底,我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07615万元。

四、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为完成2016年各项财政任务,重点抓好了四方面工作:

1.稳定经济增长,厚植发展潜力。一是税源基础不断夯实。密切关注“营改增”全面扩围影响,认真做好收入预测分析及任务分解落实。积极开展“找新挖潜”税收动态信息日报工作,全年挖掘一次性税收77607万元。持续推进开放合作,成功引进摩根士丹利、壳牌石油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深入实施“花落下城”专项行动,建立重点税源流失防控机制,强化财税、街道和部门三方协同、南北联动及资源共享,对各类“一头在外”企业开展积极回迁。全年统计在税不在地249家重点税源企业中,注册地已变更至我区的企业200家,涉税210779万元。全区年税收亿元以上企业18家、千万元以上企业192家、百万元以上企业1111家。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服务业占比稳居全省第一。商贸、金融、文创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信息经济、健康产业两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二是政策杠杆有效发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有效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和协同创新,助力企业开辟“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全年兑现区级产业和科技类经济发展扶持资金25976万元,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扶持补助资金10978万元。加快企业培育步伐,全年新增上市企业2家,其中杭州银行成为全省首家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法人金融机构,浙商银行为国内唯一一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新增杭州艾博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全区“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已达12家。平台建设再获突破,跨贸小镇成功列入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全市首个跨境O2O商业街区“海彼购”正式开街。武林商圈成功列入省级智慧商圈试点,武林广场裸眼3D灯光秀项目成为峰会亮点。“一园多点、各有特色”的小微企业园区体系在创新中国产业园拓展成型,一期入驻率达100%。艾博健康产业园、英特健康服务产业园、维健健康产业园发展步伐加快,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升。三是为企服务不断优化。建立区街两级企业服务中心对接机制,每月分批走访重点税源企业,落实各项安商稳商政策。开展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的重点税源企业“集中走访月”活动,加强“一对一”、“扁平化”、“零距离”的为企服务。有效发挥全区经济工作大会、重点税源企业座谈会、企业财务总监(经理)培训班等平台载体功能,坚定企业根植下城发展信心。

2. 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一是行政成本支出不断压缩。全年“三公”经费支出1235万元,同比下降17.28%,节约资金25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分别支出87万元、1046万元和102万元,同比下降46.95%、9.75%和40.00%。二是重点支出有效保障。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审核、拨付绿色通道。投入为民办实事专项资金17668万元,持续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五水共治”、交通治理、劳动保障、文化教育、助老扶困、公共卫生、食药安全等领域为群众纾困解难,全力确保峰会建设和服务保障工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保保障全面精准,社会治理有效增强,社会面貌明显改善。三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把“保民生、促和谐”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在保障政府履行职能、有效运转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政策支持,优存量、调增量,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新增财力2/3以上用于民生保障。全区民生事业投入252509万元,同比增长3.30%,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4.01%,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 坚持创新驱动,深化财政改革。一是预算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坚持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有机结合,编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实行部门预算和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同步编制,减少财政专项资金二次分配,推行幼儿园保育费(非税收入)统一支付平台试点,实现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等环节流程贯通、信息一体和动态更新,预算管理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强化存量资金长效统筹管理,盘活部门结余结转沉淀资金6300万元。细化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经济分类设置,确保“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列支比例不高于30%。二是财政信息透明度不断提高。财政预决算报告经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除涉密部门)在财政批复后20日内由部门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表式从三张增加到八张,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按经济科目公开到“款”级;部门决算信息公开增加政府采购、“三公”经费情况说明。《2016年度杭州市下城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下城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度)》均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开。三是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不断完善。充分应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重要领域和重点资金动态监控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贯彻落实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进会计核算方法,持续完善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核算等内容。加强国库现金管理,开展区级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2016年共有220个银行账户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开户银行和公款存放,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4. 优化资产配置,细化财政监管。一是房产资源有效整合。明确经营用房、办公用房、拆迁安置房等统筹管理配套办法及操作流程,完成房产移交及划拨手续。完成房产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升级,达成“大数据管理,高效率服务”目标,实现房产效用最大化。二是国企改革持续深入。完善《下城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薪酬考核办法》,突出政府指令性任务考核比重,增加房产入驻企业税收贡献考核等方面内容。优化国有企业管理制度设计,明确企业预算编制、内控制度建设等要求,推动企业长效管理。三是债务风险有效防范。建设多元化融资格局,成功发行140000万元城建公司企业债券并引进国开发展基金等各类社会资金。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有效解决建设资金需求,有序推进区域改造与建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支持,成功将30000万元或有债务转化为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307615万元已全部置换为地方政府债券,降低全年财务利息成本12000万元。四是财政监管严谨细致。开辟峰会项目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实行科技三项经费等4项专项资金、2013-2015年全区招商引资及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针对62个1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申报项目开展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完成潮鸣街道等3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2015年非税收入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0例,完成整改10例。五是会计服务优质高效。推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服务,辖区会计从业人员新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可到浙江政务服务网上自行办理,真正实现“自己动手、鼠标点点、上传资料、快递送达”一条龙服务。服务自开通以来共办理新证264本,其中网上申领新证183本,超额完成省市考核要求。


第二部分: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概况

上半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92204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3.14%,增长19.1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337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1.59%,增长16.83%。两项收入总量均居九城区第6位,全省各县(市、区)第11位和第12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3.51%。上半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521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2.59%,同比增长19.23%。其中民生支出145819万元,同比增长17.79%,占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3.22%。考虑省市补助因素,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4105万元,同比增长17.41%。支出总量和增幅均居九城区第9位。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运行特点

【收入方面】

从纵向的上半年数据来看,我区今年上半年收入完成情况明显好于上年同期,两项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去年同期17.81和10.49个百分点,城区排名也明显提升。

上半年我区财政收入一举扭转前几年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的低迷局面,实现了较高增速,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合力。一是随着“花落下城”专项行动等各种安商稳商措施的实施,建立重点税源流失防控机制,过去几年严重影响我区财政收入增长的重点税源企业外迁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二是近几年通过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的一批新企业快速成长,为下城提供了增量税源。其中新迁入的物产石化上半年增加税收2779万元。新迁入的杭州市工业企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半年增加税收2584万元。三是上年翘尾因素拉动。去年受“营改增”税制改革全面扩围影响,财政收入明显承压,收入预算目标及时进行了调整,为今年增加了一部分延期申报收入,其中非营改增增值税延期申报收入同比增加1.13亿元,改征增值税延期申报收入同比增加0.96亿元(上年营业税计算在内),企业所得税延期申报收入同比增加1.39亿元。四是部分企业业绩明显回升。如物产金属抓住金属材料行业量价齐升的机遇,销售额大幅提升。华东院、汽轮机股份等重点企业上半年销售收入也同比大幅增长,带动非营改增增值税实现了33.52%的高增速。五是“找新挖潜”工作成效显著。上半年一次性收入完成5.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8亿元。

【支出方面】

上半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521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2.59%,同比增长19.23%。支出进度比上年同期快4.5个百分点,且高于时序进度2.59个百分点。增速较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提高与GDP核算有关的八项支出,加快了相关科目的支出进度,尤其是加大了教育支出。上半年与GDP核算有关的八项财政支出合计完成167325万元(含省市补助),增长21.22%。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清算支出增加较多。

重点支出科目中,教育支出41000万元,同比增长38.98%,增长较快主要是加快八项支出因素拉动;公共安全支出19422万元,同比增长1.93%;科学技术支出4561万元,同比增长44.43%,主要是人才专项资金和科技类大项目政策扶持资金相比上年提前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167万元,同比增长35.17%,增长较快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清算、缴费以及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助增加;医疗卫生支出10027万元,同比增长7.18%;城乡社区支出29907万元,同比增长1.92%,增幅较低主要是上年国际峰会项目支出较多;农林水支出294万元,同比下降52.20%,下降较多主要是上年河道整治支出较多。此外,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债务付息支出1003万元,上年同期无此项支出。

二、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017万元,同比下降9.52%,为年初预算的35.07%,其中,体彩公益金收入272万元,同比增长29.52%;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745万元,为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缴入基金,同比下降18.49%。

上半年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270万元,同比增长687.95%,为年初预算的43.18%,增长较快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在财政专户列支的欠发达地区援助资金(新疆、西藏)今年在其他政府性基金中列支,支出1877万元;二是有1007万元债务付息支出,上年同期无此项支出。

三、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没有收入发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71万元,同比下降1.45%,为年初预算的96.79%,全部用于区级改制企业离退休人员补贴。

四、当前财政收支面临的主要问题

【收入方面】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上半年我区财政收入的总体形势较好,但下半年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难度较大。

(一)“营改增”全面扩围的减收影响仍将持续

2016年5月1日开始的“营改增”全面扩围,对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可用财力均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一是税收分成体制变化的影响。营改增全面扩围后,根据中央的政策安排,从2016年5月1日起,非营改增增值税从原来的75%中央25%地方分成,改为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成;改征增值税和营业税从原来的100%(剔除个别行业后)归属地方,改为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成。

营改增全面扩围到目前已满一年,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从2016年5月-2017年4月一年间,我区完成非营改增增值税290294万元,改征增值税300592万元,营业税33870万元,按原税收分成比例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7036万元,按营改增后的新税收分成比例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2378万元,营改增税收分成比例变化造成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94658万元,影响同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10.47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5-12月营改增税收分成比例变化造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65244万元,影响当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7.62个百分点。

二是营改增全面扩围后抵扣链条的打通和税率、预缴率等变化造成的税收整体减收。随着抵扣链条打通、新增不动产纳入可抵扣范围、增值税税率不断优化调整等,在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对财政收入有较大影响。据测算,从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区改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合计315243万元,比2015年6月-2016年5月的改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合计数减少58658万元,同比下降18.61%。目前来看,营改增后抵扣增加等因素造成的减收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受此影响,预计全年改征增值税对比上年改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合计数仍将有较大减收。

三是营改增后政策变化造成的减收。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餐饮连锁企业,在营改增全面扩围后改为全省汇总缴纳改征增值税。2015年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三家餐饮连锁企业的营业税和改征增值税合计6732万元。根据浙财预字〔2005〕28号文件,汇总缴纳增值税后,此类企业增值税预算级次为省级,进一步削弱区级财政收入。

四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和部分专项收入的减收。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税依据为增值税,营改增带来的减收也会造成上述税种和专项收入减收,进一步减少我区财政收入和可用财力。据测算,营改增减收会造成相当于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减收额12%左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相关专项收入减收,且这部分减收为全地方收入,影响相对较大。

(二)下半年有较多上年一次性收入需要消化

从股权转让、股息分红等一次性收入完成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是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较快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由于去年下半年有包括丝绸集团1.14亿元股权转让税收在内的共计4.03亿元大额一次性收入入库,当前掌握的新增一次性税源信息较少,要完全消化存在较大难度。

(三)上年基数调整造成全年收入取得较高增幅难度加大

根据省财政厅的通知,从8月份开始计算财政收入增幅时,上年基数不再扣减水利建设专项收入,全年财政收入增幅计算照此办理。受此影响,全年财政收入对比基数将比之前增加5556万元,要完成年初人代会制定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5%的目标,需要比年初预算多完成5993万元。

(四)上半年部分增收因素如上年翘尾因素等不具可持续性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我区财政收入下半年面临的压力将大于上半年,上半年的较高速增长难以保持。全年收入增幅预计将明显低于半年度增幅。

【支出方面】

财政支出需求增长快,地方可用财力减收压力较大,财政收支难以实现平衡。

近年来,我区通过盘活存量、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消化安排了大部分增支因素,财政结余进一步消耗。2017年,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历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需要清算,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金要求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下放至城区保障发放,预计养老保险补助资金缺口0.65亿元;杭州市新出台的应届硕士以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预计需要新增支出0.25亿元;杭州市地铁建设征迁安置资金需要我区承担1.1亿元等等。新增支出需求仍不断涌现,2017年区级财政预算安排已明显“捉襟见肘”。

同时,受“营改增”全面扩围的影响,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虽然同口径增速较高,但相比上年实际数仅增长1.4%,由于营改增后我区财政收入上解省市比例未发生变化,实际留库可用资金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小幅增长,难以满足当前各项财政支出大幅增长的需要,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全年财政收支将难以实现平衡。

五、下半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抓好收入增长及税源培育

一是切实加强收入分析和预测管理。依托财税联席会议平台科学研判形势,全力组织收入,做好收入结构和规模的预测分析以及财政收入任务的分解落实,确保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目标。二是完善安商稳商联动工作机制。工商、税务、统计、发改、经旅、商务等有涉企行政许可和企业登记管理职能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严把重点税源企业登记和许可事项变更关,在第一时间将企业变更信息通报给区安商办,协同街道做好应对工作。积极对接国地税,对重点税源企业迁移动态进行跟踪分析,加大对各街道跟踪服务不稳定企业的督促力度。梳理上半年不稳定重点税源企业情况,分类进行走访应对。三是组织做好大项目资金兑现工作。对新一轮“1+X”政策进行修改完善。对照一企一策执行流程,对各街道提交一企一策项目进行梳理汇总,并提交大项目领导小组讨论,确保及时兑现企业大项目资金。四是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对各街道拟培育上市企业情况进行摸底整理,同时筛选金融、会计、法律等上市中介服务类企业,为企业上市培育做好服务工作。

(二)抓好预算管理改革及效能提升

一是逐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坚持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对当年1-9月份预算执行进度低于50%的项目,无充分理由的区财政将按一定比例收回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实行预算调整与预算编制相结合,注重绩效评价与审计结果的应用。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政策和项目,予以取消或按一定比例压缩资金。对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过程中涉及资金问题的项目,将根据整改意见要求相应调减下年度预算金额。二是继续深化公务卡改革。加大对公务卡改革的宣传力度,继续严控现金使用,规范预算单位公务卡消费报销必须通过公务卡报销系统进行报销,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适时取消基本账户的透支功能,强化资金安全。三是完成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工作。汇总当前存在的政策把握不准、业务量大、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固定资产折旧依据不完整及公共基础设施等数据难以收集等问题,为下一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审工作奠定基础。四是做好工资统发调整工作,加强对新工资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间数据的有效衔接,确保准确高效发放。制定教育系统国库集中支付工资统发业务流程和操作流程,完成教育系统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最后一步。五是夯实银行账户基础管理。开展全区公款竞争性存放“回头看”,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公款存放管理,防范发生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

(三)抓好财政监管及国有资产统筹整合

一是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控事业单位举债行为,对现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直接举借的政府性债务,督促相关部门已在7月底前还款。对照《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要求,梳理我区政府购买服务行为,积极防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变相举借政府债务。二是继续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完善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完成区财政内控制度的架构、基本制度、专项制度、操作规程等的设置工作,切实防范财政岗位风险。开展对下城区东新街道的预算编制执行情况以及下城区民政局“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执行情况的检查。完成下城区城管局“建(构)筑物景观亮灯设施运行费”绩效评价工作。开展2017年度绩效自评和2018年度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工作。三是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完成全区街道、部门下属二级国有企业清理工作,拟定全区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实现国有企业全覆盖、常态化监管。完成三大国有平台公司经营责任书签订工作。严格按照《下城区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全区国有企业融资监管工作。四是加强全区资产统筹管理。督促各部门完成房产系统内信息更新及补录工作,确保统筹后房产系统全面、真实反映房产现状,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各项房产管理制度执行到位。根据车改办工作进程,完成车改车辆拍卖工作。持续进行资产盘点结果实地抽查工作,确保资产“账、卡、实”一致的管理成果长效化。



附件下载:杭州市下城区2016年度财政决算附表.xlsx
      附件下载:关于转移支付执行情况的说明.docx

财政预决算
资金信息
财政预决算
政府预决算
关于杭州市下城区2016年度财政决算草案和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00250036-7/2017-13595

文号

公布日期

2017-09-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财政局

2017年9月29日在杭州市下城区十五届

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下城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杭州市下城区2016年度财政决算草案以及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请予审查。


第一部分:2016年度财政决算情况

一、《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相关规定,2016年我区部门预算继续实行“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按照“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原则,我区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期为882050万元,同比增长3.00%;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为305597万元,同比增长3.85%。2016年1月20日,区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了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区财政局于2月2日及时下达了部门预算批复文件。9月份,区政府向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报告了2016年上半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执行中,由于财政收支发生较大变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精神,我区财政收支预算实行了法定的预算调整程序。经下城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由年初882050万元调整为790000万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年初的305597万元调整为310479万元。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目标由年初预算2700万元调整为3330万元,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由年初的3958万元调整为8067万元。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目标由年初预算250万元调整为258万元,支出预算不变。另外,我区自2016年正式实行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故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调整为5000万元,支出预算调整为3900万元。

二、2016年度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

2016年,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9413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0.03%,为调整预算的100.52%,同比下降7.27%,同口径增长1.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5327万元,同比下降1.97%。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584万元,同比增长2.15%,完成年初预算的98.36%,完成调整预算的96.81%;上级补助支出24743万元。需要说明的是,2016年财政支出较年初预算出现了较大变化,调整预算实际需增加支出12039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政府债券债务付息、国际峰会服务保障等支出。在预算调整过程中,经与各部门积极协调,已从部门项目中收回指标7157万元统筹消化部分新增支出,最终预算调整净增加支出4882万元,年末已基本使用完毕。年末预算指标收回的9898万元主要涉及学校设施设备及房屋维修、促进就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经费和各部门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上述资金在预算调整项目对接时,部门均表示需要继续使用,余额无法准确预计。到了年末部门实际未完全支付,故统一收回指标。同时,2016年农林水支出1985万元,比年初预算减少640万元,主要是因为年初安排的东新河等河道综合整治、截污纳管等工程因项目进度调整,导致部分指标收回。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当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245725万元,加上教育费附加结余795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利息等调入资金756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4345 万元,2016年累计区级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305585万元。2016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58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36%,完成调整预算的96.81%,同比增长2.15%。收支相抵,年末教育费附加结余5001万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70号)精神,需要将政府性基金预算1731万元调入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补充后,累计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483万元,预算周转金10980万元。另外,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项目当年收入25298万元,历年结转24145万元,2016年上级补助累计资金49443万元,当年支出24743万元,年末结转247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

2016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538万元,同比增长41.58%,为年初预算的131.04%,为调整预算的106.25%,地方政府债券利息等调入资金4134万元,加上历年结余1930万元,2016年累计可用资金9602万元。2016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932万元,同比增长27.89%,完成年初预算的200.40%,完成调整预算的98.33%,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70万元。收支相抵,年末累计结余100万元。另外,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项目当年收入3066万元,历年结转433万元,当年支出2487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1万元,年末结转851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

2016年,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58万元(目前按国有企业经营净利润10%比例上交),同比下降3.01%,为年初预算的103.20%,为调整预算的100%,加上历年结余35万元,2016年累计可用资金293万元。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75万元,同比增长14.11%,完成年初预算的96.49%,完成调整预算的96.49%。收支相抵,年末累计结余18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

根据《预算法》要求和杭州市总体安排,结合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际,我区自2016年下半年设立了社会保险基金专户,正式实行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31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6.22%。支出398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2.05%。收支相抵,年末累计结余1331万元。

三、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16年,我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80500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805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6800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6800万元。截至2016年底,我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07615万元。

四、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为完成2016年各项财政任务,重点抓好了四方面工作:

1.稳定经济增长,厚植发展潜力。一是税源基础不断夯实。密切关注“营改增”全面扩围影响,认真做好收入预测分析及任务分解落实。积极开展“找新挖潜”税收动态信息日报工作,全年挖掘一次性税收77607万元。持续推进开放合作,成功引进摩根士丹利、壳牌石油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深入实施“花落下城”专项行动,建立重点税源流失防控机制,强化财税、街道和部门三方协同、南北联动及资源共享,对各类“一头在外”企业开展积极回迁。全年统计在税不在地249家重点税源企业中,注册地已变更至我区的企业200家,涉税210779万元。全区年税收亿元以上企业18家、千万元以上企业192家、百万元以上企业1111家。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服务业占比稳居全省第一。商贸、金融、文创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信息经济、健康产业两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二是政策杠杆有效发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有效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和协同创新,助力企业开辟“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全年兑现区级产业和科技类经济发展扶持资金25976万元,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扶持补助资金10978万元。加快企业培育步伐,全年新增上市企业2家,其中杭州银行成为全省首家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法人金融机构,浙商银行为国内唯一一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新增杭州艾博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全区“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已达12家。平台建设再获突破,跨贸小镇成功列入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全市首个跨境O2O商业街区“海彼购”正式开街。武林商圈成功列入省级智慧商圈试点,武林广场裸眼3D灯光秀项目成为峰会亮点。“一园多点、各有特色”的小微企业园区体系在创新中国产业园拓展成型,一期入驻率达100%。艾博健康产业园、英特健康服务产业园、维健健康产业园发展步伐加快,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升。三是为企服务不断优化。建立区街两级企业服务中心对接机制,每月分批走访重点税源企业,落实各项安商稳商政策。开展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的重点税源企业“集中走访月”活动,加强“一对一”、“扁平化”、“零距离”的为企服务。有效发挥全区经济工作大会、重点税源企业座谈会、企业财务总监(经理)培训班等平台载体功能,坚定企业根植下城发展信心。

2. 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一是行政成本支出不断压缩。全年“三公”经费支出1235万元,同比下降17.28%,节约资金25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分别支出87万元、1046万元和102万元,同比下降46.95%、9.75%和40.00%。二是重点支出有效保障。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审核、拨付绿色通道。投入为民办实事专项资金17668万元,持续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五水共治”、交通治理、劳动保障、文化教育、助老扶困、公共卫生、食药安全等领域为群众纾困解难,全力确保峰会建设和服务保障工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保保障全面精准,社会治理有效增强,社会面貌明显改善。三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把“保民生、促和谐”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在保障政府履行职能、有效运转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政策支持,优存量、调增量,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新增财力2/3以上用于民生保障。全区民生事业投入252509万元,同比增长3.30%,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4.01%,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 坚持创新驱动,深化财政改革。一是预算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坚持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有机结合,编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实行部门预算和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同步编制,减少财政专项资金二次分配,推行幼儿园保育费(非税收入)统一支付平台试点,实现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等环节流程贯通、信息一体和动态更新,预算管理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强化存量资金长效统筹管理,盘活部门结余结转沉淀资金6300万元。细化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经济分类设置,确保“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列支比例不高于30%。二是财政信息透明度不断提高。财政预决算报告经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信息(除涉密部门)在财政批复后20日内由部门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表式从三张增加到八张,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按经济科目公开到“款”级;部门决算信息公开增加政府采购、“三公”经费情况说明。《2016年度杭州市下城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下城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度)》均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开。三是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不断完善。充分应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重要领域和重点资金动态监控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贯彻落实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进会计核算方法,持续完善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核算等内容。加强国库现金管理,开展区级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2016年共有220个银行账户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开户银行和公款存放,依法理财水平不断提高。

4. 优化资产配置,细化财政监管。一是房产资源有效整合。明确经营用房、办公用房、拆迁安置房等统筹管理配套办法及操作流程,完成房产移交及划拨手续。完成房产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升级,达成“大数据管理,高效率服务”目标,实现房产效用最大化。二是国企改革持续深入。完善《下城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薪酬考核办法》,突出政府指令性任务考核比重,增加房产入驻企业税收贡献考核等方面内容。优化国有企业管理制度设计,明确企业预算编制、内控制度建设等要求,推动企业长效管理。三是债务风险有效防范。建设多元化融资格局,成功发行140000万元城建公司企业债券并引进国开发展基金等各类社会资金。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有效解决建设资金需求,有序推进区域改造与建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支持,成功将30000万元或有债务转化为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307615万元已全部置换为地方政府债券,降低全年财务利息成本12000万元。四是财政监管严谨细致。开辟峰会项目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实行科技三项经费等4项专项资金、2013-2015年全区招商引资及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针对62个1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申报项目开展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完成潮鸣街道等3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2015年非税收入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0例,完成整改10例。五是会计服务优质高效。推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服务,辖区会计从业人员新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可到浙江政务服务网上自行办理,真正实现“自己动手、鼠标点点、上传资料、快递送达”一条龙服务。服务自开通以来共办理新证264本,其中网上申领新证183本,超额完成省市考核要求。


第二部分: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概况

上半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92204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3.14%,增长19.1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337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1.59%,增长16.83%。两项收入总量均居九城区第6位,全省各县(市、区)第11位和第12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3.51%。上半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521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2.59%,同比增长19.23%。其中民生支出145819万元,同比增长17.79%,占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3.22%。考虑省市补助因素,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4105万元,同比增长17.41%。支出总量和增幅均居九城区第9位。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运行特点

【收入方面】

从纵向的上半年数据来看,我区今年上半年收入完成情况明显好于上年同期,两项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去年同期17.81和10.49个百分点,城区排名也明显提升。

上半年我区财政收入一举扭转前几年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的低迷局面,实现了较高增速,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合力。一是随着“花落下城”专项行动等各种安商稳商措施的实施,建立重点税源流失防控机制,过去几年严重影响我区财政收入增长的重点税源企业外迁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二是近几年通过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的一批新企业快速成长,为下城提供了增量税源。其中新迁入的物产石化上半年增加税收2779万元。新迁入的杭州市工业企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半年增加税收2584万元。三是上年翘尾因素拉动。去年受“营改增”税制改革全面扩围影响,财政收入明显承压,收入预算目标及时进行了调整,为今年增加了一部分延期申报收入,其中非营改增增值税延期申报收入同比增加1.13亿元,改征增值税延期申报收入同比增加0.96亿元(上年营业税计算在内),企业所得税延期申报收入同比增加1.39亿元。四是部分企业业绩明显回升。如物产金属抓住金属材料行业量价齐升的机遇,销售额大幅提升。华东院、汽轮机股份等重点企业上半年销售收入也同比大幅增长,带动非营改增增值税实现了33.52%的高增速。五是“找新挖潜”工作成效显著。上半年一次性收入完成5.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8亿元。

【支出方面】

上半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521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2.59%,同比增长19.23%。支出进度比上年同期快4.5个百分点,且高于时序进度2.59个百分点。增速较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提高与GDP核算有关的八项支出,加快了相关科目的支出进度,尤其是加大了教育支出。上半年与GDP核算有关的八项财政支出合计完成167325万元(含省市补助),增长21.22%。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清算支出增加较多。

重点支出科目中,教育支出41000万元,同比增长38.98%,增长较快主要是加快八项支出因素拉动;公共安全支出19422万元,同比增长1.93%;科学技术支出4561万元,同比增长44.43%,主要是人才专项资金和科技类大项目政策扶持资金相比上年提前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167万元,同比增长35.17%,增长较快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清算、缴费以及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助增加;医疗卫生支出10027万元,同比增长7.18%;城乡社区支出29907万元,同比增长1.92%,增幅较低主要是上年国际峰会项目支出较多;农林水支出294万元,同比下降52.20%,下降较多主要是上年河道整治支出较多。此外,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债务付息支出1003万元,上年同期无此项支出。

二、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017万元,同比下降9.52%,为年初预算的35.07%,其中,体彩公益金收入272万元,同比增长29.52%;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745万元,为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缴入基金,同比下降18.49%。

上半年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270万元,同比增长687.95%,为年初预算的43.18%,增长较快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在财政专户列支的欠发达地区援助资金(新疆、西藏)今年在其他政府性基金中列支,支出1877万元;二是有1007万元债务付息支出,上年同期无此项支出。

三、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没有收入发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71万元,同比下降1.45%,为年初预算的96.79%,全部用于区级改制企业离退休人员补贴。

四、当前财政收支面临的主要问题

【收入方面】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上半年我区财政收入的总体形势较好,但下半年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难度较大。

(一)“营改增”全面扩围的减收影响仍将持续

2016年5月1日开始的“营改增”全面扩围,对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可用财力均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一是税收分成体制变化的影响。营改增全面扩围后,根据中央的政策安排,从2016年5月1日起,非营改增增值税从原来的75%中央25%地方分成,改为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成;改征增值税和营业税从原来的100%(剔除个别行业后)归属地方,改为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成。

营改增全面扩围到目前已满一年,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从2016年5月-2017年4月一年间,我区完成非营改增增值税290294万元,改征增值税300592万元,营业税33870万元,按原税收分成比例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7036万元,按营改增后的新税收分成比例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2378万元,营改增税收分成比例变化造成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94658万元,影响同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10.47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5-12月营改增税收分成比例变化造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65244万元,影响当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7.62个百分点。

二是营改增全面扩围后抵扣链条的打通和税率、预缴率等变化造成的税收整体减收。随着抵扣链条打通、新增不动产纳入可抵扣范围、增值税税率不断优化调整等,在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对财政收入有较大影响。据测算,从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区改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合计315243万元,比2015年6月-2016年5月的改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合计数减少58658万元,同比下降18.61%。目前来看,营改增后抵扣增加等因素造成的减收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受此影响,预计全年改征增值税对比上年改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合计数仍将有较大减收。

三是营改增后政策变化造成的减收。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餐饮连锁企业,在营改增全面扩围后改为全省汇总缴纳改征增值税。2015年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三家餐饮连锁企业的营业税和改征增值税合计6732万元。根据浙财预字〔2005〕28号文件,汇总缴纳增值税后,此类企业增值税预算级次为省级,进一步削弱区级财政收入。

四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和部分专项收入的减收。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税依据为增值税,营改增带来的减收也会造成上述税种和专项收入减收,进一步减少我区财政收入和可用财力。据测算,营改增减收会造成相当于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减收额12%左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相关专项收入减收,且这部分减收为全地方收入,影响相对较大。

(二)下半年有较多上年一次性收入需要消化

从股权转让、股息分红等一次性收入完成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是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较快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由于去年下半年有包括丝绸集团1.14亿元股权转让税收在内的共计4.03亿元大额一次性收入入库,当前掌握的新增一次性税源信息较少,要完全消化存在较大难度。

(三)上年基数调整造成全年收入取得较高增幅难度加大

根据省财政厅的通知,从8月份开始计算财政收入增幅时,上年基数不再扣减水利建设专项收入,全年财政收入增幅计算照此办理。受此影响,全年财政收入对比基数将比之前增加5556万元,要完成年初人代会制定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5%的目标,需要比年初预算多完成5993万元。

(四)上半年部分增收因素如上年翘尾因素等不具可持续性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我区财政收入下半年面临的压力将大于上半年,上半年的较高速增长难以保持。全年收入增幅预计将明显低于半年度增幅。

【支出方面】

财政支出需求增长快,地方可用财力减收压力较大,财政收支难以实现平衡。

近年来,我区通过盘活存量、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消化安排了大部分增支因素,财政结余进一步消耗。2017年,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历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需要清算,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金要求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下放至城区保障发放,预计养老保险补助资金缺口0.65亿元;杭州市新出台的应届硕士以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预计需要新增支出0.25亿元;杭州市地铁建设征迁安置资金需要我区承担1.1亿元等等。新增支出需求仍不断涌现,2017年区级财政预算安排已明显“捉襟见肘”。

同时,受“营改增”全面扩围的影响,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虽然同口径增速较高,但相比上年实际数仅增长1.4%,由于营改增后我区财政收入上解省市比例未发生变化,实际留库可用资金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小幅增长,难以满足当前各项财政支出大幅增长的需要,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全年财政收支将难以实现平衡。

五、下半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抓好收入增长及税源培育

一是切实加强收入分析和预测管理。依托财税联席会议平台科学研判形势,全力组织收入,做好收入结构和规模的预测分析以及财政收入任务的分解落实,确保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目标。二是完善安商稳商联动工作机制。工商、税务、统计、发改、经旅、商务等有涉企行政许可和企业登记管理职能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严把重点税源企业登记和许可事项变更关,在第一时间将企业变更信息通报给区安商办,协同街道做好应对工作。积极对接国地税,对重点税源企业迁移动态进行跟踪分析,加大对各街道跟踪服务不稳定企业的督促力度。梳理上半年不稳定重点税源企业情况,分类进行走访应对。三是组织做好大项目资金兑现工作。对新一轮“1+X”政策进行修改完善。对照一企一策执行流程,对各街道提交一企一策项目进行梳理汇总,并提交大项目领导小组讨论,确保及时兑现企业大项目资金。四是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对各街道拟培育上市企业情况进行摸底整理,同时筛选金融、会计、法律等上市中介服务类企业,为企业上市培育做好服务工作。

(二)抓好预算管理改革及效能提升

一是逐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坚持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对当年1-9月份预算执行进度低于50%的项目,无充分理由的区财政将按一定比例收回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实行预算调整与预算编制相结合,注重绩效评价与审计结果的应用。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政策和项目,予以取消或按一定比例压缩资金。对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过程中涉及资金问题的项目,将根据整改意见要求相应调减下年度预算金额。二是继续深化公务卡改革。加大对公务卡改革的宣传力度,继续严控现金使用,规范预算单位公务卡消费报销必须通过公务卡报销系统进行报销,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适时取消基本账户的透支功能,强化资金安全。三是完成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工作。汇总当前存在的政策把握不准、业务量大、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固定资产折旧依据不完整及公共基础设施等数据难以收集等问题,为下一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审工作奠定基础。四是做好工资统发调整工作,加强对新工资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间数据的有效衔接,确保准确高效发放。制定教育系统国库集中支付工资统发业务流程和操作流程,完成教育系统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最后一步。五是夯实银行账户基础管理。开展全区公款竞争性存放“回头看”,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公款存放管理,防范发生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

(三)抓好财政监管及国有资产统筹整合

一是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控事业单位举债行为,对现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直接举借的政府性债务,督促相关部门已在7月底前还款。对照《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要求,梳理我区政府购买服务行为,积极防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变相举借政府债务。二是继续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完善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完成区财政内控制度的架构、基本制度、专项制度、操作规程等的设置工作,切实防范财政岗位风险。开展对下城区东新街道的预算编制执行情况以及下城区民政局“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执行情况的检查。完成下城区城管局“建(构)筑物景观亮灯设施运行费”绩效评价工作。开展2017年度绩效自评和2018年度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工作。三是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完成全区街道、部门下属二级国有企业清理工作,拟定全区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实现国有企业全覆盖、常态化监管。完成三大国有平台公司经营责任书签订工作。严格按照《下城区国有企业融资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全区国有企业融资监管工作。四是加强全区资产统筹管理。督促各部门完成房产系统内信息更新及补录工作,确保统筹后房产系统全面、真实反映房产现状,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各项房产管理制度执行到位。根据车改办工作进程,完成车改车辆拍卖工作。持续进行资产盘点结果实地抽查工作,确保资产“账、卡、实”一致的管理成果长效化。



附件下载:杭州市下城区2016年度财政决算附表.xlsx
      附件下载:关于转移支付执行情况的说明.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