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疏散,广义上说,就是指在火灾发生时,使身处火场内部的人员迅速、安全的离开现场,免受伤害的有组织的行动。
火灾不仅仅给人民的财产、社会的稳定带来影响,而且还直接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做好火灾情况下的人员疏散,是单位,特别是消防保卫重点单位,尤其是人员聚集的各类场所的重要职责。
1、熟悉环境,主要有:熟悉方位、熟悉通道、熟悉标志、熟悉设施等。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判断火势的来源,朝与火势趋势相反的方向逃生。要善于利用身边各种有利于逃生的环境和物品。另外一旦遇到火灾,应当毫不犹豫地立即离开现场,切忌心存侥幸、护财心切、害羞怕丑等坐失良机,酿成悲剧。
3、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4、烟雾弥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压低身子,以免吸入浓烟和有毒气体。爬行时要将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沿墙壁边缘逃生,以免逃错方向。
5、必须经过火焰区时,要先弄湿衣服或用湿棉被、毛毯裹住头和身体,迅速通过,防止身上着火。
6、通常情况下应该按照以下顺序逃生,即首先设法到达着火层以下,一般情况下,如果到达着火层以下,则可以被认为成功逃离;如果不能实现,则可以向着火层以上的平台、阳台等处暂避,等待救援。
7、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一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问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8、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壁摸索行进所以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此外,滚到墙边也可防止房屋结构塌落砸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