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50027-9/2011-0885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发改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11-10-28 发布日期 2011-10-28
附件
拱墅区二○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一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发布日期: 2011-10-28 00:00:00 点击率: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是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抓统筹惠民生保稳定,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全力主攻“四大经济”,唱响“双城记”,推进“双转变”,全区呈现出“经济增长平稳较快、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繁荣、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良好局面,为“十二五”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15亿元,同比增长12.3%,完成年目标的102.97%,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三次产业比重由2009年的0.14:42.51:57.35调整为0.1:41.51:58.39,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0.83亿元,同比增长30.96%,完成年计划的109.1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21.08%,完成年初预算的112.12%。

    (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四大经济全面发展

    今年以来,我区抢抓经济形势回升向好的机遇,主攻“高新、服务、总部(楼宇)、文创”四大经济,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高新经济加速发展。坚持狠抓以高新经济为支撑的都市型工业,在量质并举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好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工业总量再创新高,全年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470.28亿元,同比增长11.66%,完成年目标的106.88%。完成工业增加值103.02亿元,同比增长8%,高于计划目标3个百分点。结构效益不断提升,实现规上工业利税65.12亿元,同比增长20.17%。完成规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37.84亿元,同比增长20.70%,占规上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29.31%,同比提高2.22个百分点。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1家,其中国家级44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达到24家。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增至35家,专利授权数达1016件。23家企业参与57项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制订。节能降耗全面推进,完成半山、北大桥地区污染企业关停转迁68家,3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超额完成市政府考核目标。

    服务经济较快增长。坚持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按照服务业发展“三步走”部署,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全力打造服务业成长第一区。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6.99亿元,同比增长14.8%,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8.39%。社会消费较快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亿元,同比增长20.97%。实现市场销售额6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特色街区打造有序推进,湖墅商业大街环境整治提升基本完成,沿线名品名店总量达到40%以上,胜利河美食街、桥西历史街区、大兜路历史街区精彩亮相,上塘河风情小镇等特色街整治、招商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虽然受国家宏观调控较大影响,房地产业仍然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全年完成投资71.99亿元,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47.73%,房地产销量和价格均趋于平稳。运河旅游方兴未艾,成功举办第二届运河烟花大会、第十一届西博会汽车展、首届运河美食节等节庆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168万人次、增长45.5%。漕舫游运河、小河直街和桥西历史街区成为世博主题之旅体验点。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建筑业产值160.82亿元,同比增长19.13%,新增一级资质建筑企业7家,总数达19家。

    总部(楼宇)经济蓬勃发展。依托运河文化品牌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环境面貌的改善,着力推进总部(楼宇)经济做大做强。楼宇税收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楼宇税收8.5亿元,同比增长16%,年税收超千万元楼宇增至23幢,其中超五千万元5幢,华浙广场、白马大厦突破亿元。楼宇项目加快推进西瑞置业商务楼等14个项目65万平方米楼宇实现开工,银泰都市综合体、德胜商业大厦等项目加快建设,杭州凯锐大厦、庆隆综合大厦等7个项目56万平方米楼宇顺利竣工,万豪(万怡)酒店、运河商厦和月星家居广场建成营业。总部楼宇)招商成绩喜人,以降低空置率、提高入驻率为目标,加大建成楼宇招商力度,全程介入运河商务区、北部软件园等总部经济区块招商,全年新增总部(楼宇)企业1321家,实际到位市外资金81.24亿元,占市外资金到位总量的48.69%。

    文创经济提升壮大。依托工业遗存、老厂房等资源平台,着力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较快发展。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全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9亿元,税收1.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5%和22.68%。创意园区发展壮大,富义仓等创意基地加快发展,元谷创意园开园,乐富·智汇园二期竣工开业,运河天地形成“一园八区”新格局,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15000人,文创企业409家。重点行业加快推进,初步构建了以现代传媒和设计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两大产业主营收入占文创产业比重的59.28%,软件信息业、文化用品业、教育培训业等产业发展提速。产业氛围日渐浓厚,“创意力量·大讲堂”等品牌推介活动影响深远,名家书画百盘展等活动亮点纷呈,韵和书院开院,运河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被评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博艺网被评为省文化传播创新十佳网站。

    (二)招商引资争先争优,对外开放全面推进

    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工程”,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引资总量再创新高,全年引进各类项目4898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66.86亿元,同比增长10.45%,完成年目标的222.48%;实际利用外资5.7亿美元,同比增长67.65%,完成年目标的285%。大项目招商势头强劲,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个,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个,大企业大集团区域性总部项目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8个。土地招商有序推进,以优质资源引优质企业,全年完成经营性用地出让15宗926亩、工业用地8宗273亩,引进了中铁房产、雅戈尔等一批知名房产商和长运电子等科技型企业。企业上市取得突破,威利广光电和三叶新材2家拟上市企业完成股改,利尔达科技和汉嘉设计2家企业列为市政府上市培育对象,九洲大药房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外贸外包外经超额完成,实现外贸出口6.43亿美元,同比增长23.65%;完成外包离岸执行金额1850.69万美元,同比增长168.92%;设立境外投资项目5个,实现对外投资2802.89万美元,同比增长113.47%。

    (三)南北建设统筹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坚持“四高”方针,打响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攻坚战,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区品位明显提升。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列入市新一轮“十大工程”项目20项,其中实施项目14项,3个已竣工,11个全面实现开工在建。运河新城规划获市政府批复,桃源新区建设全面推进,运河旅游国际综合体一期工程基本完成,银泰都市、北部软件园、运河商务区、宏鼎国际、田园、热电厂等综合体加快建设,杭汽发、杭一棉、蓝孔雀、民生药厂、煤制气厂、炼油厂、杭玻等综合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主次干道加快建设,开工金昌路等13条城市主次干道,建成石塘路等3条。开工建设44条支小路,建成桃园路等9条,交通路网日趋完善。拆迁安置克难奋进,全年拆(搬)迁住户3028户,单位170家,拆迁面积176万平方米,开工拆迁安置房121.25万平方米,在建安置房220万平方米,竣工13.5万平方米,安置住户1250户。旧城改造纵深推进,祥符、上塘、康桥、桃源和北部软件园等五大片区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新开工农转居公寓118.5万平方米,竣工5万平方米;改善庭院37个、危旧房1万平方米、老旧住宅物业167万平方米、背街小巷13条,“四改联动”惠及群众3.15万户。水体环境全面改善,运河综保纵深推进,“一寺两街三址”景观项目顺利完成。丰潭河等9条(段)13公里河道综保工程“联网成片”,开展南洋河等49条河道清理。完成21个截污纳管项目改造,新增日截污量5755吨,全区截污率达到93%。绿化景观有力提升,建成石塘、金松等城市生态公园,贯通三山公园20公里游步道,半山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公园评审。完成湖墅路绿化提升改造,实施上塘路千棵银杏林建设,全面启动500天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和万株大苗种植工程,新增绿化55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勇争前列,增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24个,新建、改建公厕9座,完成43条道路无障碍设施改造。“两街一路”亮灯工程全面完成,“五乱”整治常抓不懈,“四小车”非法营运、非法养犬等城市顽症有效抑制,垃圾分类管理和直运有序推开,防控诉违成效显著,交通管理更加有序。城区清洁度和序化度分列全市第二、第三,成功创建省平安畅通区。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升

     立足于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着力抓好科教文体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科技事业再上台阶,科普基础设施、科技人才之家、科普教育基地三大建设全面加强,新建标准化科普长廊7条,市级科普示范社区达5家,乐富·智汇园成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认定,成功创建2010年全省科协工作先进区。教育品质巩固提升,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新建2个教育集团,总数达15个。创建省二级以上幼儿园28所,市甲级以上幼儿园6所,优质学前覆盖率达80.3%。完成17所学校23个校舍加固项目。新增2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成功举办知名小学校长高峰论坛,省教科院附小挂牌运行。初中教育领跑全市。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元宵灯会、第六届运河文化艺术节、全国龙舟邀请赛、运河健走等精彩活动。区图书馆成为国家一级馆。非遗保护工作整体水平城区领先,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区体育大厦主体结顶,新建、改建12处基层文体健身场所,街道文体站全部达到省、市东海文化明珠标准。卫生计生全面加强,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卫生强区”和“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健康城区”建设稳步向前,“国家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新医疗改革惠及民生,桥西大运河国医馆开业亮相,疾病预控绩效评估双优通过,建成区公共卫生中心,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生育水平稳定,计划生育率高达98.58%。和谐社区扎实推进,完成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创新“社区观察员”和“电子投票”两项制度,直选率达94% ,成为市直选工作先进城区。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初具规模,便民服务网点增扩至607个,社区工作服务用房达到每百户50平方米,成功创建10个省和谐示范社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康桥、半山完成撤镇建街,全区所有乡镇全部迈进城市序列,完成康桥、计家等8个经合社改革。经合社可分配收入达7.33亿元,同比增长28%。

    (五)民生保障着力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努力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面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完善三级失业预警干预服务网络,所有社区均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新增城镇就业3.05万人,帮助1.58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就业培训4371人。养老助残日趋优化,建成区残疾人托(安)养中心。探索“一站两中心”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0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建助老助残服务站10个,惠及近7.5万人。扩大残疾人生活保障优惠政策覆盖面,1.01万残疾人直接受益。社保扩面超额完成,全区参保单位总数达15554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净增人数分别达到2.61万人、3.83万人和2.53万人,均超额完成市下达指标。社会救助着力抓好,“一倾斜四延伸全覆盖救助”成为全省效能建设创新创优先进典型,开展“春风行动”和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救灾募捐,募集款物980.39万元,发放困难群体救助款5010万元,惠及群众14.51万人次。社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全面加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长效保持,以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为重点的各项维稳工作出色完成,“五五”普法考核居全市首位,连续5年获省平安区称号。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当前外部通胀压力加大,国家宏观调控适度从紧,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随着我区工业企业关停转迁力度加大,而项目建设投产周期较长,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征地拆迁仍然是当前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拆迁在外居民安置压力较大,城市建设和管理还面临着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物价上涨对部分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离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区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三个拱墅”目标,继续实施“四大战略”,主攻“四大经济”,以“双城记”、“双转变”为中心任务,拓展城市新空间,抢占发展制高点,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城市现代化、环境生态化、生活品质化和创新驱动”,力争经济转型有新的突破,城市建设有新的跨越,社会事业有新的进步,民生保障有新的提升,努力实现 “十二五”和新三年行动计划的良好开局。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

    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

    规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4%;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6%;

    招商引资保持全市城区领先;

    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3%;

    开工安置房100万平方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完成市下达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来要求。

三、实现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应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抢抓机遇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加快高端步伐

    牢牢把握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条主线,以“优化结构、高端高新、集聚集群、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抓手,加快构建以“四大经济”为主、适合我区长远发展的产业体系。

    1、优先发展服务经济。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三步走”战略,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不断提高服务经济首位度。提升服务业态,加快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会计法律服务等现代高附加值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旅游会展、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养老保障、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休闲美食等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推进市场升级,加快钱江商城、灯具市场二期建设和城北物流大厦前期工作,鼓励钢材市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品牌专卖、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推进专业市场商场化、楼宇化、信息化和集群化发展。促进消费升温,鼓励商贸企业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优惠促销活动,联合举办购物周、购物节等载体活动,开发以运河为中心的世界级旅游产品,打响运河夜游、烟花大会、西博会汽车展等核心品牌,推进居民消费升温升级。推进以街兴商,巩固提升胜利河美食街、石祥路汽车贸易街、信义坊商街等现有特色街,确保湖墅路商业大街元宵精彩亮相,推进上塘河风情小镇等特色街招商引资和后续管理。加强企业培育,对接央企、省企及各类500强企业,推动汉嘉设计、话机世界等大型企业加快上市步伐,至少新增1家上市企业,培育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建筑业强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95亿元,增长21%。

    2、提升发展高新经济。以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实施四项举措。狠抓重点平台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工业厂房,提高工业企业准入门槛,加快前期报批和用地出让。开工产业用房30万平方米,实现5.5万平方米软件专项用房一期主体竣工。石塘园区建成刘文路等3条配套道路,开工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促进高新产业提升,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物联网、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方向,培育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0家。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重点提升生物医药等四大高新优势行业,鼓励企业挖潜增效,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投入技改资金8亿元,实施市级工业技改重点项目4个、区级项目25个,完成22个,新增标准厂房12.67万平方米。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组织企业实施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0项。推进节能降耗攻坚,加大北大桥、半山等地区整治力度,实现83家企业关停转迁,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督检查,落实新建项目节能审查和评估,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完成市政府下达工作目标。

    3、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以完善规划,加快建设,强化招商,优化服务为抓手,推动总部(楼宇)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完善楼宇规划布局,以前瞻视角和战略眼光规划一批对未来经济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楼宇项目,在经营性出让地块中增加商业公建比例,高标准规划10%留用地项目。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开工楼宇项目9个40万平方米,竣工楼宇项目5个13.6万平方米。提升招商选商质量,以引进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企业总部,国内外大企业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营销中心等职能型总部为重点,不断提高楼宇中总部企业比例,推进10家工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创造条件鼓励搬迁企业总部留在拱墅。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入驻企业信息库,用足用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楼宇(总部)经济的扶持政策,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总部企业。加强税源归属管理,坚持守土有责,加强对税地分离企业的在地管理,确保实现楼宇税收9亿元,尽快形成若干税收上3000万元和亿元楼宇群体。

    4、培育发展文创经济。以打造文创产业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以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为特色,建设一批人才集聚力强、产业引领作用大的文创产业基地,扩大运河天地文创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产业优势,推进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等产业做大做强,力争文创产业增加值和税收均增长20%以上。加快园区基地建设,新增3个文创产业基地,新增面积3万平方米,引进入园企业100家。优化产业结构,准确清晰定位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产业定位,提高入园标准和门槛,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产业结构,实现文创经济集聚发展。提升企业服务管理,成立运河天地文创产业联盟,开展优秀文创企业和创意人才评选,深化创意力量大讲堂、浙窑创意美集等品牌推广,加快集聚特色文创产业群,努力培育文创名人名企名品名牌。

    (二)会战攻坚推进项目建设,加速引领聚集发展后劲

     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生命线、转型升级的支撑点、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作为建设秀美拱墅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主抓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1、谋划精品建筑。坚持完善规划与精心设计相结合,导入国际化、现代化元素,突出前瞻性、科学性,规划一批与大城市中心城区地位相匹配的精品建筑,带动区域功能优化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为“三个拱墅”谱写美好建设蓝图。着力完善运河旅游国际综合体二期等地块规划,优化城市改造区块规划布局,为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奠定基础。

    2、突出重点项目。以“一城一区十四大综合体”和市、区重点项目为主抓手,加大跟踪服务力度,确保按计划扎实推进。进一步加快北部软件园、田园、银泰都市、热电厂等综合体建设,推进蓝孔雀等地块拆迁,确保杭汽发地块、杭一棉地块、运河商务区商业公建地块等全面开工,实现宏鼎国际综合体一期竣工。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投资目标和市重点项目进度目标,努力加快区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30个,竣工20个。

    3、落实要素保障。加强与市级部门的协调,争取土地农转用指标,为项目建设尤其是“北部开发”项目的启动落实土地指标保证,加快城市综合改造征地拆迁步伐,加快经营性用地出让和已出让地块开发,为项目实施提供土地保障,完成储备300亩、供地300亩经营性用地。坚持贷款做地、以地贷款、供地还贷“三步走”,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高效办理前期手续,尽快满足开工建设条件,为项目建设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4、完善推进机制。按照“抓开工、抓建设、抓竣工、抓产出”的要求,坚持重点项目承包制、定期协调例会制、责任目标考核制和项目代办制,推行项目“三定一包”工作机制。加强与市重点办的联系,不定期邀请市规划、建设等职能部门登门办公,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破解“审批难”、“拆迁难”、“调整慢”。加强与市国土部门衔接,加大闲置土地开工督查力度,形成狠抓项目开工的高压态势,督促项目加快开工。加快运河商务区等69个在建项目进度。

    (三)攻难克坚推动“四外”工作,开放发展实现大步跨越

    坚持时代潮流、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大开放带动大招商,引进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助推大转型,协调推进外资、外贸、外包、外经工作。

    1、加强科学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加强招商保障,强化政策导向,加快项目推进,用足优势资源,抓实招商“六个有”。创新招商载体,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驻点招商、敲门招商、活动招商、以商引商等各种形式多措并举,构建立体化的长效招商网络。突出招商重点,统筹综合体、出让地块、留用地项目、标准厂房、特色楼宇等重点资源的招商。注重量质齐抓,坚持招大引优,招才引智,招商引税、安商稳税。组织街道、园区赴上海、北京、深圳等重点地区敲门招商,拜访知名企业,了解投资意愿,推介我区资源。新增当年纳税千万元企业11家以上,确保招商引资保持全市城区领先水平。

    2、稳定外贸外经。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增加对外贸行业形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服务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稳定市场,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加快引进具有自主出口品牌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外贸出口企业,建立一支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稳定的外贸出口企业队伍,完成自营出口7.1亿美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对外投资,新增境外投资935万美元。

    3、引导外包升级。抓住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迅速扩张的良好机遇,依托北部软件园和国际服务外包基地两大平台,瞄准上海、苏州、无锡等外包产业发达城市,引进一批具有高端国际资质认证的优质企业,打破我区缺乏高资质国际外包服务企业,整体产业水平较低的瓶颈。通过政策引导,以点带面,逐步打造有坚实基础和影响力的外包产业集群,完成离岸执行额2250万美元。

    (四)精耕细作加快城市建设,优化生态彰显秀美特色

    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加快“深耕南部、开发北部”步伐,扎实推进城市建设新十大工程,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

    1、加快住房改善建设。加快推进运河新城、康桥东区、桃源新区、祥符片区、北部软件园、长乐片区、上塘片区综合改造,全年实现拆迁住户2000户以上,开工拆迁安置房100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安置住户1000户以上。开工吴家墩外来人员公寓一期,竣工大学生人才公寓二期;完成维元弄、塘河地块(东片)、西塘河等危改工程;完成37个小区90万平方米的物业改善工程,有效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扩面提质”,实现物业改善工程完美收官,有效提升群众的居住品质。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优先谋划、建设一批道路基础设施,尤其是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和支小路建设,打造畅通的交通路网,使我区道路基础设施实现由“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的跨越,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加快金昌路、余杭塘路等15条在建道路的建设进度,新建石余路等6条道路,建成拱康路延伸段等9条12公里道路,实施40条支小路建设,建成20条支小路,加快社会公共停车场(库)和人行过街设施规划建设。

    3、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建设“一河穿城过,碧水青山满城绿”的秀美生态城区的目标,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成石祥路至管家漾运河景观带,实现运河景观带由南向北延伸。完成十字港河等11条12公里河道整治工程。实施15个180幢庭院改善工程,20个截污纳管项目,16条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纵深推进绿化景观提升500天行动计划,保质保量完成1万株大苗的种植任务,开工建设西塘河、桃源中央公园,建成紫荆公园等4大公园,新增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

    4、打造“最清洁城区”。围绕打造“最清洁城区”工作要求,坚持保洁保序进前三目标,进一步探索统筹联动模式,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拓展城市化管理范围,实现以城带郊、城乡结合、统筹管理。加大机械化保洁力度,深化垃圾分类直运,完善城市管理数字化运行平台,提高城市管理应急反应处置水平。完善停车管理等公共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实施“五乱”专项整治,铁腕防控诉违。

    (五)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民生提升生活品质

    以惠民利民为根本落脚点,全面发展科教文体卫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围绕全国科技进步区、省科技强区复核,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激励和资金运作机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0项。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品牌和标准化战略,新增专利示范(试点)企业5家。加强以北部软件园、区科技创业为中心的科技孵化基地建设,新增创新创业平台5万平方米,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达到30家。全面启动“5100”人才引进计划,完善人才激励扶持政策,引导人才向以“四大经济”为主的产业领域流动。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争创省级“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和市级“学前教育强区”复核为契机,巩固建设教育强区。落实学前教育新政,加大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小学教育水平。做强文澜、育才等初中教育品牌,巩固初中教育优势。实施“运河名师”培育工程。开竣工学校(幼儿园)19所,改造提升5所。确保杭十四中康桥新校区秋季招生。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着力保障校园安全。完善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着力建设学习型城区。

    3、大力发展文体事业。以运河综保工程为依托,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网络图书馆建设步伐,拓展“一证通”基层服务网点,推进全国文化共享工程拱墅区支中心建设。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精心举办元宵灯会、运河龙舟、运河健走、半山健身等系列活动。启用区体育大厦,开工建设区新图书馆,建成红建河体育健身带,筹建运河体育公园,新建、改建20处文体健身苑点。

    4、提升发展卫生事业。围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示范区创建,全面落实新医改,深化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加强突发事件和重大疾病防控,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中医老年病关怀建设。启用区公共卫生中心、祥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关怀医院争创省三级专科医院,新建改建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推进人口计生“健康母亲”惠民工程和“两免”工作,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率控制在97%以上。

    5、全面加强民生保障。围绕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和“创业型城区”,深化“就业帮扶”和“失业预警干预”两项机制,新增城镇就业19400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9700人,完成失业人员培训1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4%以内。扩大“爱心助学”范围,受益学生面增加15%。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分别同比增长10%、8%。规范助老助残服务“四扩大两提高”内容,做优“一岗解两难”品牌。

    6、着力深化社区建设。围绕“第二届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和“满意社区”创建,巩固和谐社区建设成果,深化基层民主建设。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快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时代居民自治新途径。建成祥符街道映月社区社工实训基地,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引进社区服务龙头企业,发展功能多元化的社区连锁服务。开展精品社区培育工程,创建10个市级精品社区、2个省级以上精品社区。

    7、统筹发展经合社经济。抓好经合社物业项目建设,用好10%留用地,实现经合社物业开工4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抓好康桥、独城等4个经合社股份制改革攻坚战,加快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化管理步伐,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力争实现经合社可分配收入超过10亿元,实现五年翻两番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和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双开局之年,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全新发展历程,让我们在中共拱墅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迎难而上,为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三个拱墅”建设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规划计划
规划计划
发展规划
拱墅区二○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一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索引号

00250027-9/2011-08857

文号

公布日期

2011-10-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局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是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抓统筹惠民生保稳定,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全力主攻“四大经济”,唱响“双城记”,推进“双转变”,全区呈现出“经济增长平稳较快、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繁荣、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良好局面,为“十二五”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15亿元,同比增长12.3%,完成年目标的102.97%,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三次产业比重由2009年的0.14:42.51:57.35调整为0.1:41.51:58.39,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0.83亿元,同比增长30.96%,完成年计划的109.1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21.08%,完成年初预算的112.12%。

    (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四大经济全面发展

    今年以来,我区抢抓经济形势回升向好的机遇,主攻“高新、服务、总部(楼宇)、文创”四大经济,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高新经济加速发展。坚持狠抓以高新经济为支撑的都市型工业,在量质并举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好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工业总量再创新高,全年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470.28亿元,同比增长11.66%,完成年目标的106.88%。完成工业增加值103.02亿元,同比增长8%,高于计划目标3个百分点。结构效益不断提升,实现规上工业利税65.12亿元,同比增长20.17%。完成规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37.84亿元,同比增长20.70%,占规上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29.31%,同比提高2.22个百分点。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1家,其中国家级44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达到24家。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增至35家,专利授权数达1016件。23家企业参与57项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制订。节能降耗全面推进,完成半山、北大桥地区污染企业关停转迁68家,3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超额完成市政府考核目标。

    服务经济较快增长。坚持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按照服务业发展“三步走”部署,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全力打造服务业成长第一区。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6.99亿元,同比增长14.8%,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8.39%。社会消费较快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亿元,同比增长20.97%。实现市场销售额6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特色街区打造有序推进,湖墅商业大街环境整治提升基本完成,沿线名品名店总量达到40%以上,胜利河美食街、桥西历史街区、大兜路历史街区精彩亮相,上塘河风情小镇等特色街整治、招商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虽然受国家宏观调控较大影响,房地产业仍然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全年完成投资71.99亿元,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47.73%,房地产销量和价格均趋于平稳。运河旅游方兴未艾,成功举办第二届运河烟花大会、第十一届西博会汽车展、首届运河美食节等节庆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168万人次、增长45.5%。漕舫游运河、小河直街和桥西历史街区成为世博主题之旅体验点。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建筑业产值160.82亿元,同比增长19.13%,新增一级资质建筑企业7家,总数达19家。

    总部(楼宇)经济蓬勃发展。依托运河文化品牌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环境面貌的改善,着力推进总部(楼宇)经济做大做强。楼宇税收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楼宇税收8.5亿元,同比增长16%,年税收超千万元楼宇增至23幢,其中超五千万元5幢,华浙广场、白马大厦突破亿元。楼宇项目加快推进西瑞置业商务楼等14个项目65万平方米楼宇实现开工,银泰都市综合体、德胜商业大厦等项目加快建设,杭州凯锐大厦、庆隆综合大厦等7个项目56万平方米楼宇顺利竣工,万豪(万怡)酒店、运河商厦和月星家居广场建成营业。总部楼宇)招商成绩喜人,以降低空置率、提高入驻率为目标,加大建成楼宇招商力度,全程介入运河商务区、北部软件园等总部经济区块招商,全年新增总部(楼宇)企业1321家,实际到位市外资金81.24亿元,占市外资金到位总量的48.69%。

    文创经济提升壮大。依托工业遗存、老厂房等资源平台,着力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较快发展。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全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9亿元,税收1.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5%和22.68%。创意园区发展壮大,富义仓等创意基地加快发展,元谷创意园开园,乐富·智汇园二期竣工开业,运河天地形成“一园八区”新格局,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15000人,文创企业409家。重点行业加快推进,初步构建了以现代传媒和设计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两大产业主营收入占文创产业比重的59.28%,软件信息业、文化用品业、教育培训业等产业发展提速。产业氛围日渐浓厚,“创意力量·大讲堂”等品牌推介活动影响深远,名家书画百盘展等活动亮点纷呈,韵和书院开院,运河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被评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博艺网被评为省文化传播创新十佳网站。

    (二)招商引资争先争优,对外开放全面推进

    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招商引资“生命线工程”,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引资总量再创新高,全年引进各类项目4898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66.86亿元,同比增长10.45%,完成年目标的222.48%;实际利用外资5.7亿美元,同比增长67.65%,完成年目标的285%。大项目招商势头强劲,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个,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个,大企业大集团区域性总部项目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8个。土地招商有序推进,以优质资源引优质企业,全年完成经营性用地出让15宗926亩、工业用地8宗273亩,引进了中铁房产、雅戈尔等一批知名房产商和长运电子等科技型企业。企业上市取得突破,威利广光电和三叶新材2家拟上市企业完成股改,利尔达科技和汉嘉设计2家企业列为市政府上市培育对象,九洲大药房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外贸外包外经超额完成,实现外贸出口6.43亿美元,同比增长23.65%;完成外包离岸执行金额1850.69万美元,同比增长168.92%;设立境外投资项目5个,实现对外投资2802.89万美元,同比增长113.47%。

    (三)南北建设统筹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坚持“四高”方针,打响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攻坚战,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区品位明显提升。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列入市新一轮“十大工程”项目20项,其中实施项目14项,3个已竣工,11个全面实现开工在建。运河新城规划获市政府批复,桃源新区建设全面推进,运河旅游国际综合体一期工程基本完成,银泰都市、北部软件园、运河商务区、宏鼎国际、田园、热电厂等综合体加快建设,杭汽发、杭一棉、蓝孔雀、民生药厂、煤制气厂、炼油厂、杭玻等综合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主次干道加快建设,开工金昌路等13条城市主次干道,建成石塘路等3条。开工建设44条支小路,建成桃园路等9条,交通路网日趋完善。拆迁安置克难奋进,全年拆(搬)迁住户3028户,单位170家,拆迁面积176万平方米,开工拆迁安置房121.25万平方米,在建安置房220万平方米,竣工13.5万平方米,安置住户1250户。旧城改造纵深推进,祥符、上塘、康桥、桃源和北部软件园等五大片区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新开工农转居公寓118.5万平方米,竣工5万平方米;改善庭院37个、危旧房1万平方米、老旧住宅物业167万平方米、背街小巷13条,“四改联动”惠及群众3.15万户。水体环境全面改善,运河综保纵深推进,“一寺两街三址”景观项目顺利完成。丰潭河等9条(段)13公里河道综保工程“联网成片”,开展南洋河等49条河道清理。完成21个截污纳管项目改造,新增日截污量5755吨,全区截污率达到93%。绿化景观有力提升,建成石塘、金松等城市生态公园,贯通三山公园20公里游步道,半山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公园评审。完成湖墅路绿化提升改造,实施上塘路千棵银杏林建设,全面启动500天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和万株大苗种植工程,新增绿化55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勇争前列,增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24个,新建、改建公厕9座,完成43条道路无障碍设施改造。“两街一路”亮灯工程全面完成,“五乱”整治常抓不懈,“四小车”非法营运、非法养犬等城市顽症有效抑制,垃圾分类管理和直运有序推开,防控诉违成效显著,交通管理更加有序。城区清洁度和序化度分列全市第二、第三,成功创建省平安畅通区。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升

     立足于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着力抓好科教文体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科技事业再上台阶,科普基础设施、科技人才之家、科普教育基地三大建设全面加强,新建标准化科普长廊7条,市级科普示范社区达5家,乐富·智汇园成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认定,成功创建2010年全省科协工作先进区。教育品质巩固提升,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新建2个教育集团,总数达15个。创建省二级以上幼儿园28所,市甲级以上幼儿园6所,优质学前覆盖率达80.3%。完成17所学校23个校舍加固项目。新增2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成功举办知名小学校长高峰论坛,省教科院附小挂牌运行。初中教育领跑全市。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元宵灯会、第六届运河文化艺术节、全国龙舟邀请赛、运河健走等精彩活动。区图书馆成为国家一级馆。非遗保护工作整体水平城区领先,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区体育大厦主体结顶,新建、改建12处基层文体健身场所,街道文体站全部达到省、市东海文化明珠标准。卫生计生全面加强,成功创建首批“省级卫生强区”和“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健康城区”建设稳步向前,“国家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新医疗改革惠及民生,桥西大运河国医馆开业亮相,疾病预控绩效评估双优通过,建成区公共卫生中心,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生育水平稳定,计划生育率高达98.58%。和谐社区扎实推进,完成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创新“社区观察员”和“电子投票”两项制度,直选率达94% ,成为市直选工作先进城区。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初具规模,便民服务网点增扩至607个,社区工作服务用房达到每百户50平方米,成功创建10个省和谐示范社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康桥、半山完成撤镇建街,全区所有乡镇全部迈进城市序列,完成康桥、计家等8个经合社改革。经合社可分配收入达7.33亿元,同比增长28%。

    (五)民生保障着力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努力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面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完善三级失业预警干预服务网络,所有社区均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新增城镇就业3.05万人,帮助1.58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就业培训4371人。养老助残日趋优化,建成区残疾人托(安)养中心。探索“一站两中心”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0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建助老助残服务站10个,惠及近7.5万人。扩大残疾人生活保障优惠政策覆盖面,1.01万残疾人直接受益。社保扩面超额完成,全区参保单位总数达15554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净增人数分别达到2.61万人、3.83万人和2.53万人,均超额完成市下达指标。社会救助着力抓好,“一倾斜四延伸全覆盖救助”成为全省效能建设创新创优先进典型,开展“春风行动”和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救灾募捐,募集款物980.39万元,发放困难群体救助款5010万元,惠及群众14.51万人次。社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全面加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长效保持,以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为重点的各项维稳工作出色完成,“五五”普法考核居全市首位,连续5年获省平安区称号。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当前外部通胀压力加大,国家宏观调控适度从紧,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随着我区工业企业关停转迁力度加大,而项目建设投产周期较长,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征地拆迁仍然是当前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拆迁在外居民安置压力较大,城市建设和管理还面临着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物价上涨对部分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离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区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三个拱墅”目标,继续实施“四大战略”,主攻“四大经济”,以“双城记”、“双转变”为中心任务,拓展城市新空间,抢占发展制高点,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城市现代化、环境生态化、生活品质化和创新驱动”,力争经济转型有新的突破,城市建设有新的跨越,社会事业有新的进步,民生保障有新的提升,努力实现 “十二五”和新三年行动计划的良好开局。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

    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

    规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4%;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6%;

    招商引资保持全市城区领先;

    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3%;

    开工安置房100万平方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完成市下达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来要求。

三、实现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应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抢抓机遇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加快高端步伐

    牢牢把握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条主线,以“优化结构、高端高新、集聚集群、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抓手,加快构建以“四大经济”为主、适合我区长远发展的产业体系。

    1、优先发展服务经济。深入实施服务业发展“三步走”战略,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不断提高服务经济首位度。提升服务业态,加快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金融服务、会计法律服务等现代高附加值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服务、旅游会展、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养老保障、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休闲美食等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推进市场升级,加快钱江商城、灯具市场二期建设和城北物流大厦前期工作,鼓励钢材市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品牌专卖、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推进专业市场商场化、楼宇化、信息化和集群化发展。促进消费升温,鼓励商贸企业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优惠促销活动,联合举办购物周、购物节等载体活动,开发以运河为中心的世界级旅游产品,打响运河夜游、烟花大会、西博会汽车展等核心品牌,推进居民消费升温升级。推进以街兴商,巩固提升胜利河美食街、石祥路汽车贸易街、信义坊商街等现有特色街,确保湖墅路商业大街元宵精彩亮相,推进上塘河风情小镇等特色街招商引资和后续管理。加强企业培育,对接央企、省企及各类500强企业,推动汉嘉设计、话机世界等大型企业加快上市步伐,至少新增1家上市企业,培育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建筑业强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95亿元,增长21%。

    2、提升发展高新经济。以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实施四项举措。狠抓重点平台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工业厂房,提高工业企业准入门槛,加快前期报批和用地出让。开工产业用房30万平方米,实现5.5万平方米软件专项用房一期主体竣工。石塘园区建成刘文路等3条配套道路,开工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促进高新产业提升,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物联网、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方向,培育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0家。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重点提升生物医药等四大高新优势行业,鼓励企业挖潜增效,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投入技改资金8亿元,实施市级工业技改重点项目4个、区级项目25个,完成22个,新增标准厂房12.67万平方米。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组织企业实施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0项。推进节能降耗攻坚,加大北大桥、半山等地区整治力度,实现83家企业关停转迁,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督检查,落实新建项目节能审查和评估,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完成市政府下达工作目标。

    3、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以完善规划,加快建设,强化招商,优化服务为抓手,推动总部(楼宇)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完善楼宇规划布局,以前瞻视角和战略眼光规划一批对未来经济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楼宇项目,在经营性出让地块中增加商业公建比例,高标准规划10%留用地项目。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开工楼宇项目9个40万平方米,竣工楼宇项目5个13.6万平方米。提升招商选商质量,以引进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企业总部,国内外大企业的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营销中心等职能型总部为重点,不断提高楼宇中总部企业比例,推进10家工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创造条件鼓励搬迁企业总部留在拱墅。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入驻企业信息库,用足用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楼宇(总部)经济的扶持政策,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总部企业。加强税源归属管理,坚持守土有责,加强对税地分离企业的在地管理,确保实现楼宇税收9亿元,尽快形成若干税收上3000万元和亿元楼宇群体。

    4、培育发展文创经济。以打造文创产业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以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为特色,建设一批人才集聚力强、产业引领作用大的文创产业基地,扩大运河天地文创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产业优势,推进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等产业做大做强,力争文创产业增加值和税收均增长20%以上。加快园区基地建设,新增3个文创产业基地,新增面积3万平方米,引进入园企业100家。优化产业结构,准确清晰定位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产业定位,提高入园标准和门槛,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产业结构,实现文创经济集聚发展。提升企业服务管理,成立运河天地文创产业联盟,开展优秀文创企业和创意人才评选,深化创意力量大讲堂、浙窑创意美集等品牌推广,加快集聚特色文创产业群,努力培育文创名人名企名品名牌。

    (二)会战攻坚推进项目建设,加速引领聚集发展后劲

     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生命线、转型升级的支撑点、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作为建设秀美拱墅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主抓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1、谋划精品建筑。坚持完善规划与精心设计相结合,导入国际化、现代化元素,突出前瞻性、科学性,规划一批与大城市中心城区地位相匹配的精品建筑,带动区域功能优化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为“三个拱墅”谱写美好建设蓝图。着力完善运河旅游国际综合体二期等地块规划,优化城市改造区块规划布局,为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奠定基础。

    2、突出重点项目。以“一城一区十四大综合体”和市、区重点项目为主抓手,加大跟踪服务力度,确保按计划扎实推进。进一步加快北部软件园、田园、银泰都市、热电厂等综合体建设,推进蓝孔雀等地块拆迁,确保杭汽发地块、杭一棉地块、运河商务区商业公建地块等全面开工,实现宏鼎国际综合体一期竣工。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投资目标和市重点项目进度目标,努力加快区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30个,竣工20个。

    3、落实要素保障。加强与市级部门的协调,争取土地农转用指标,为项目建设尤其是“北部开发”项目的启动落实土地指标保证,加快城市综合改造征地拆迁步伐,加快经营性用地出让和已出让地块开发,为项目实施提供土地保障,完成储备300亩、供地300亩经营性用地。坚持贷款做地、以地贷款、供地还贷“三步走”,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高效办理前期手续,尽快满足开工建设条件,为项目建设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4、完善推进机制。按照“抓开工、抓建设、抓竣工、抓产出”的要求,坚持重点项目承包制、定期协调例会制、责任目标考核制和项目代办制,推行项目“三定一包”工作机制。加强与市重点办的联系,不定期邀请市规划、建设等职能部门登门办公,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破解“审批难”、“拆迁难”、“调整慢”。加强与市国土部门衔接,加大闲置土地开工督查力度,形成狠抓项目开工的高压态势,督促项目加快开工。加快运河商务区等69个在建项目进度。

    (三)攻难克坚推动“四外”工作,开放发展实现大步跨越

    坚持时代潮流、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大开放带动大招商,引进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助推大转型,协调推进外资、外贸、外包、外经工作。

    1、加强科学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加强招商保障,强化政策导向,加快项目推进,用足优势资源,抓实招商“六个有”。创新招商载体,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驻点招商、敲门招商、活动招商、以商引商等各种形式多措并举,构建立体化的长效招商网络。突出招商重点,统筹综合体、出让地块、留用地项目、标准厂房、特色楼宇等重点资源的招商。注重量质齐抓,坚持招大引优,招才引智,招商引税、安商稳税。组织街道、园区赴上海、北京、深圳等重点地区敲门招商,拜访知名企业,了解投资意愿,推介我区资源。新增当年纳税千万元企业11家以上,确保招商引资保持全市城区领先水平。

    2、稳定外贸外经。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增加对外贸行业形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服务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稳定市场,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加快引进具有自主出口品牌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外贸出口企业,建立一支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稳定的外贸出口企业队伍,完成自营出口7.1亿美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对外投资,新增境外投资935万美元。

    3、引导外包升级。抓住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迅速扩张的良好机遇,依托北部软件园和国际服务外包基地两大平台,瞄准上海、苏州、无锡等外包产业发达城市,引进一批具有高端国际资质认证的优质企业,打破我区缺乏高资质国际外包服务企业,整体产业水平较低的瓶颈。通过政策引导,以点带面,逐步打造有坚实基础和影响力的外包产业集群,完成离岸执行额2250万美元。

    (四)精耕细作加快城市建设,优化生态彰显秀美特色

    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加快“深耕南部、开发北部”步伐,扎实推进城市建设新十大工程,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

    1、加快住房改善建设。加快推进运河新城、康桥东区、桃源新区、祥符片区、北部软件园、长乐片区、上塘片区综合改造,全年实现拆迁住户2000户以上,开工拆迁安置房100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安置住户1000户以上。开工吴家墩外来人员公寓一期,竣工大学生人才公寓二期;完成维元弄、塘河地块(东片)、西塘河等危改工程;完成37个小区90万平方米的物业改善工程,有效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扩面提质”,实现物业改善工程完美收官,有效提升群众的居住品质。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优先谋划、建设一批道路基础设施,尤其是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和支小路建设,打造畅通的交通路网,使我区道路基础设施实现由“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的跨越,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加快金昌路、余杭塘路等15条在建道路的建设进度,新建石余路等6条道路,建成拱康路延伸段等9条12公里道路,实施40条支小路建设,建成20条支小路,加快社会公共停车场(库)和人行过街设施规划建设。

    3、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建设“一河穿城过,碧水青山满城绿”的秀美生态城区的目标,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成石祥路至管家漾运河景观带,实现运河景观带由南向北延伸。完成十字港河等11条12公里河道整治工程。实施15个180幢庭院改善工程,20个截污纳管项目,16条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纵深推进绿化景观提升500天行动计划,保质保量完成1万株大苗的种植任务,开工建设西塘河、桃源中央公园,建成紫荆公园等4大公园,新增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

    4、打造“最清洁城区”。围绕打造“最清洁城区”工作要求,坚持保洁保序进前三目标,进一步探索统筹联动模式,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拓展城市化管理范围,实现以城带郊、城乡结合、统筹管理。加大机械化保洁力度,深化垃圾分类直运,完善城市管理数字化运行平台,提高城市管理应急反应处置水平。完善停车管理等公共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实施“五乱”专项整治,铁腕防控诉违。

    (五)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民生提升生活品质

    以惠民利民为根本落脚点,全面发展科教文体卫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围绕全国科技进步区、省科技强区复核,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激励和资金运作机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0项。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品牌和标准化战略,新增专利示范(试点)企业5家。加强以北部软件园、区科技创业为中心的科技孵化基地建设,新增创新创业平台5万平方米,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达到30家。全面启动“5100”人才引进计划,完善人才激励扶持政策,引导人才向以“四大经济”为主的产业领域流动。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争创省级“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和市级“学前教育强区”复核为契机,巩固建设教育强区。落实学前教育新政,加大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小学教育水平。做强文澜、育才等初中教育品牌,巩固初中教育优势。实施“运河名师”培育工程。开竣工学校(幼儿园)19所,改造提升5所。确保杭十四中康桥新校区秋季招生。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着力保障校园安全。完善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着力建设学习型城区。

    3、大力发展文体事业。以运河综保工程为依托,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网络图书馆建设步伐,拓展“一证通”基层服务网点,推进全国文化共享工程拱墅区支中心建设。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精心举办元宵灯会、运河龙舟、运河健走、半山健身等系列活动。启用区体育大厦,开工建设区新图书馆,建成红建河体育健身带,筹建运河体育公园,新建、改建20处文体健身苑点。

    4、提升发展卫生事业。围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示范区创建,全面落实新医改,深化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加强突发事件和重大疾病防控,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中医老年病关怀建设。启用区公共卫生中心、祥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关怀医院争创省三级专科医院,新建改建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推进人口计生“健康母亲”惠民工程和“两免”工作,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率控制在97%以上。

    5、全面加强民生保障。围绕创建“充分就业城区”和“创业型城区”,深化“就业帮扶”和“失业预警干预”两项机制,新增城镇就业19400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9700人,完成失业人员培训1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4%以内。扩大“爱心助学”范围,受益学生面增加15%。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分别同比增长10%、8%。规范助老助残服务“四扩大两提高”内容,做优“一岗解两难”品牌。

    6、着力深化社区建设。围绕“第二届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和“满意社区”创建,巩固和谐社区建设成果,深化基层民主建设。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快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时代居民自治新途径。建成祥符街道映月社区社工实训基地,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引进社区服务龙头企业,发展功能多元化的社区连锁服务。开展精品社区培育工程,创建10个市级精品社区、2个省级以上精品社区。

    7、统筹发展经合社经济。抓好经合社物业项目建设,用好10%留用地,实现经合社物业开工4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抓好康桥、独城等4个经合社股份制改革攻坚战,加快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化管理步伐,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力争实现经合社可分配收入超过10亿元,实现五年翻两番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和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双开局之年,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全新发展历程,让我们在中共拱墅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迎难而上,为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三个拱墅”建设新辉煌而努力奋斗。